合气道习练者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不参与竞争的武者,他们是尊重对手的格斗者,他们甚至不会任何进攻的招数,但却能于一瞬间将对手制服。他们学习武术不是为了争取比赛的胜利,在他们的心中,“修身养性”是他们参与这项活动最好的代名词。 你可能听说过柔道、空手道、跆拳道、剑道、茶道、花道,但是你听说过合气道吗?合气道也是起源于日本,像柔道、空手道、剑道一样,是一种技击术,但是与柔道、空手道又有着差别,合气道是一种合天地之气的身体“禅学”。
如果不是刻意地去了解合气道,不走进习练合气道的人群,你就不会知道合气道在这个现代都市中有这么多拥趸,也不会清楚合气道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吸引了众多习练者。 重礼仪礼节。 走进武源合气道俱乐部位于劳动人民文化宫的道场,这里是北京最早的一个面向社会开放的合气道道场。从2002年初,几个曾经跟随俄罗斯教练学习合气道的年轻人决定把这个修身养性的健身方式推而广之时,劳动人民文化宫就成为合气道的传播之地。 推开高大的殿门,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安静地忙碌着的人,习练者陆续到达,但是殿内却始终安静,没有人高声说话。习练的时间到了,换好道服的练习者走进一个较小的侧殿。初看上去,合气道与柔道并无两样,一样的白色道服,一样的白色或黑色腰带,不同的是,开始习练前的礼仪颇为讲究。 习练者排成两排,跪坐在垫子上,向合气道创始人的照片行礼,等待老师示意,方可入场。老师向创始人的照片行礼,开始教授动作,教完后,与学生互相行礼,与助理教练行礼,然后学生开始互相练习动作。在练习前后,学生也要互相行礼。全部练习结束后,还要重复入场前后的礼仪。 在场的武源合气道俱乐部的教练贺鑫解释说,有时由于条件所限,道场不悬挂创始人的照片,习练者只要向自己的正前方行礼就可以了。这些看似繁琐的礼仪,是一种充分尊重每一个人,表示仁爱的方式。 以柔克刚之道 几次行礼之后,会员们开始练习了,两个人一组,一个是取方,一个是受方,练习刚才老师教授的动作。这些看似搏击擒拿的动作,虽然有很强的技巧性及实用性,可以一招制敌,遵循的却是“点到为止”的“仁爱”理念,避免使对方受伤。所以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方被摔倒压在垫子上被制服的时候,手会连续拍打垫子。“这是疼的表示。如果在练习某个动作时,感觉到了疼痛,可以立即拍打垫子,对方会马上放开,以避免过于用力而导致受伤。”贺鑫说。 在这个道场习练的大约30人中,有几岁儿童,也有花甲老人。虽然这么多人一起练习,但是道场里却没有什么声音,除了教练的讲解,几乎只有摔打时身体与地面撞击发出的声音。每个人都沉浸在一招一式的摸索切磋之中。 站在前面的教练与助理教练在演习一个投技:当对手进攻的时候,你可以借助对手的力量,把他拉向怀里,顺势将他放倒在地。不要以为这个动作需要很大的力量,垫子上的一个个子并不高的女孩,按照教练的动作要领,很轻松地就把她的搭档———一个男孩子摔倒制服,前后也就半分钟。 合气道起源于日本的柔术,后又融合了擒拿术,讲求巧妙避开进攻者,利用进攻者本身的力量战胜对方。因此,练习合气道可以很好体会“四两拨千斤”的快感。 健身更塑人格 合气道习练者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是不参与竞争的武者,他们是尊重对手的格斗者,他们甚至不会任何进攻的招数,但他们却能于一瞬间将敌人制服。他们学习武术不是为了争取比赛的胜利,在他们的心中,“禅”是重要的一部分。“修身养性”是他们参与这项活动最好的代名词。 如果你简单地以为合气道就是格斗、技击、搏击、防身术,那就是片面地理解了它的外在形式。贺鑫说:“合气道提倡的是友爱与无争,反对以敌对之心面对事物。当然,这里所说的无争,并非在被攻击时不防卫、不反击,而是指不要以争竞之心面对人生。练习武术的人,尤其是习武初期的人,很难摆脱一种心理上的阴影,即所谓争强好胜之心。于是,好勇斗狠成了某些习武者的特点。俗话说,‘文无第二,武无第一’。武学一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自古以来,任何以争竞心对世对人者,无论再怎么争斗,都无法保证自己不败的。” 为避免胜者轻狂、败者消沉,合气道不设比赛,这也是合气道与柔道、跆拳道的区别之一。 合气道在训练防卫技能的同时,更重视的是提高自我修养、塑造和善而刚毅的人格,更重视全面素质的提高,而并不重视所谓的胜负与强弱。而在实际生活中,合气道练习者会充分体会到合气道仁爱无争、因势利导的理念对自己的良性影响,从而使自己生活得更为心情舒畅。这也正是合气道习练者越来越多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