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顽童者,江湖野叟也。(QQ:2161834)常于沧州金丝小枣林中择空地独自演武,久而聚顽童七八,每天早晨、暮后操练些功夫,闲则侃谈。余偶有所闻,甚趣之,记录于此,汇编成文。文中或只言片语,或长篇阔论,不一而足,不成提统。 俗言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还望各位看官勿要对号入座。若有得罪之言,万请念其老朽言拙,不值一辩,莫要开罪,还望前辈们开怀,“止增笑耳”。文中老叟之形象,或苍老前辈或健壮青年,莫要指责,缘本虚拟也!若有谈武论功者,敬请入内小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若有与其对付公堂者,还需万念其疯癫勿空添烦恼。哈哈哈哈。。。。
问:太极拳者,人称为内家拳之典范,先生以为如何? 答:事实如此,当之无愧。
问:那么太极拳好在什么地方? 答:理论有独到之处,功法别开生面。练之即或无功,尚不至于伤身,与世俗之野拳不同也。
问:太极拳能不能打人?为什么没见太极高手打人? 答:不打人不叫拳,既是拳就能打人!与任何门派都一样,太极门得真传者少,泛泛练者多,所以动真格的少,说大话的多。得真传者唯恐人知,泛泛之辈唯恐人不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你知道谁是大师?
问:什么叫真传?谁得了真传? 答:直切要害揭示本质的东西就是真传。真传三五句话就可以讲完、三五十天的练习即可成功。谁达到了这一点谁就是得到了真传,谁经年累月胡扑腾不见功,他就是没有得真传!
问:有人说练太极拳要花费毕生的精力,一天练七八个小时,几十年如一日,才会见功效。至于高等功夫,须以十年为一个阶段,共需要8个阶段的磨练才能成功。敢问此话当真? 答:太极拳什么东西,值得以人生作为代价!一天二天尚可,若成年论辈练拳为生,父母妻儿喝西北风过活吗?如果穷毕生精力方可致用,他可是人间搏人也?还是阴间搏鬼去?是在阳间教人去?还是阴间教鬼去?
问:先生说太极拳论写得不错,人人读的同一本书,功效何至于相差天地? 答:书是死字,文是活文。书读无字处,问世上几人晓得?更何况还要调词断句呢!有时意在字后,有时意在行间;有时意要反解,有时字要颠倒;有时句要断开,有时意是重复……那些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书呆子,哪里能看见什么真东西?
问:先生言之过重!想那书上白纸黑字,岂能任意改动? 答:书本就那么可靠吗?在没有核对原始手稿时,后来印的就那么可靠吗?凭什么绝对相信它?唐诗“黄沙远上白云间”都被大小文人抄成“黄河远上……”、又印到大小书本上,拳论辗转传抄,谁敢断定一点都没抄错呢?就是有真迹为凭,那也有考究的必要,谁敢断言上边没有错别字呢?
问:大师世代相传的,还会弄错吗? 答:怎么不会?你看那太极八法,其中有个肘字,大师世传是“以肘部……人。”千人一口,无有异议,殊不知这个肘字是河南方言“托举”的意思。大师们怎么就没有想想,那八个字中七个字讲的都是技法,怎么会冷冷地崩出个部位呢?连这他们都敢弄错,别的岂会不弄错?
问:你说有些字要调换位置才能读出真意,何以为证? 答:那“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能呼吸然后能灵活”便是错文,正确的应该是“极柔软然后能灵活,能呼吸然后极坚刚。”身体柔软自然动作灵活,掌握发声技术自然发力刚猛,这本是人人都知道的常识,而大师们竟然承谬传讹,穿凿附会,矛盾其说。如此正宗,不自羞乎!
问:你说好多地方意思重复,可有事实? 答:“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动急则急随、动缓则缓应,”“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反来复去,其实不过是“同动”两个字!而“气宜鼓荡、神宜内敛”,“蓄势(势,原作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等等,其真意不过是一个“不空”!
问:你说有的地方要反着读,岂有此理? 答:那“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岂敢实践?!必是“动之则合、静之则分”方为有益。动之则合是“打出整劲,”静之则分是“对位互争、自我放大”!岂有动则散势、静则束缩之拳么?!那“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实应为“立如车轮、活似平准”。立如车轮才能见力得力,活似平准才能“一羽不能加”。
问:我的天哪!你这岂不是完全弄反了吗? 答:不必吃惊,你照我说的练练试试。我爱名拳,但是我更爱真拳真理!你记着,理论若不能指导实践将一文不值。
问:以先生之见,太极拳是谁发明的? 答:人若不借助于家谱,五世而“数典忘祖”。如无照片画像,又有谁知道祖宗是什么模样?太极拳渊源既久、史迹不详,如必言创自某某,必难免牵强附会之嫌。太极拳创始人不传其名,唯传其术,可知其人原无名利之心。学好太极拳就是对太极创始人最好的纪念,至于创始人叫什么名字,又何必严加追查呢?
问:我练了几年太极拳,都说我打得有板有眼,唯独先生您看了直摇头。难道是我做的不对吗? 答:在我看来,你如数不缺的犯了大多数人犯下的错误: 一、在功架上一味强调规范,一丝不苟地模仿复制老师的样板。从根本上磨灭了自己的天性、灵性和悟性,把我要练拳变成了拳要练我,“尽弃精华、专修糟粕”,将来你不过是个拳呆子,除了盘架子你屁事不沾! 二、你把实战的希望寄托在推手练习上,犯了指导思想的错误。须知推手是以接手打人为前提的,而实战的踢打根本不会让你接手。虽然论推手你水平不能算低,可是要真打起来你甚至远不如三流的拳击手。 三、你以为千万遍的盘架子就能练出一触即发、无点不弹的发力,这实在是痴人做梦。练太极拳必须学习专门的发力技术,发力运动和盘架子完全不是一个模式!你把身体板得直直的,一万年你也学不会发力。想学好发力,你得明白人的重心运动规律和发力的技术。
问:您讲的这些,我怎么从来没听大师们说过?我对大师够恭敬了,他们怎么还要对我保守呢? 答:想来不是他们不愿说,恐怕是他们不知道罢了。有头发他们不会装秃子!哈哈哈哈。
老顽童寄语:(代免责声明)
牛顿曰:“我之所以取得现在的成就,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何谓“巨人”?前人研究之成果也!
本系列文章,如没有中国几千年武术文化的积淀和各位武林前辈的著述作参考决不可能成文!因为不可能联系到所有作者,为了保护著作者的知识产权,这里将会列出所参考的书目、文章名、图片以及原作者。因老啊顽童无有经济实体赚钱过活,便也无钱支付版权纠纷产生的费用。如果原作者提出异议或者表示不允,便当即删下所涉内容,决不含糊!
在下先行谢过了!
所参考书目、图片以及作者
太极名家:傅振嵩(图片);《狂生谈武术》:李紫剑; 《中国散手》网站:张立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