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05年全国拳击调赛的300多名运动员中,邹市明属于体重最轻的级别,但在所有的拳手中,他的名字又是分量最重的,在体育馆的拳击台上,他的每一个击打动作都吸引了几乎所有观众的目光。而轻松战胜对手后的邹市明显得非常低调,走下拳台,就收拾好行装直奔省拳击训练馆准备下面的比赛。在训练的间隙,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记者:你在奥运会上使中国拳击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在去雅典之前,就被包括拳协主席常建平在内的圈内人看好,当时有压力吗?
邹市明:大家对我寄予了希望,是因为我在世锦赛上拿到了银牌,出征前应该说压力并不大,当时中心给我的任务是保五争三,只是在队内我们自己把目标定在了冲击奖牌上。
记:奥运会上你的成绩的确可喜可贺,但我总感到最后一场你没打出应有的水平,你自己觉得有遗憾吗?
邹:的确像你说的一样,最后一场没打好,应该说非常遗憾。现在回想起来,该总结的地方确实很多。主要原因是准备不充分、临场经验不足、关键时刻自己的想法太多。
记:在四进二的比赛中,你对曾经战胜过的古巴选手是不是太轻敌了?
邹:的确太轻敌了,对手上一次输给我应该是冷门,人家回去后对我研究得很透,再加上临场经验丰富,所以越打越难打。而当时我们的主要精力都放在有可能在决赛中碰到的俄罗斯选手身上,所以在前两个回合领先后,由于准备不足,想守守不住,想拼又没有对手把握时机的能力强,导致越打越被动。
记:你当时是不是想法太多了?
邹:告诉你一个小插曲吧,在我上场前,另两位进前四的选手比赛结果已经出来了,我们认为最强的俄罗斯选手被土尔其选手淘汰,而我胜土尔其选手的机会要大得多,在我比赛的同一天,刘翔获得了金牌,我心里也想着为中国队拿一枚改写拳击历史的金牌。
记:奥运会回来后,你自己是怎么为这一遗憾总结的?
邹:我这时才真正体会到教练说的那句话的含义,实力最强的人并不一定能拿奥运金牌,准备最好的人才有机会夺冠。
记:拿到奥运奖牌后,你也成了名人,有没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
邹:其实只是在我的家乡遵义反响更强烈一些,在别的地方的公众场所,我还不太被人认出来,参加一些公益活动时,大家看到了我的真人,还多少有点失望呢,不少人都说,你怎么这个样子呀,比电视上瘦小多了。我只好自我解嘲说,咱们是凭技术吃饭的。当然,认出我的人要求签名、合影的也不少,我一般都会满足他们的。
记:今天下午的这场只是一场普通的调赛,可对手拼你非常凶,你有没有感觉到现在越来越难打了?
邹:是的,不论在国内赛场还是国际赛场,我现在在明处,而对手都在暗处。在一般人看来,凭我现在的实力拿全运会金牌应该没什么问题,但不站到领奖台前,真不敢说。别说全国的对手了,就我在贵州队的那几个队友的关都不好过。 记:今后有什么想法?
邹:现在我才24岁,2008年的奥运会可能是我的好机会。退役后的路也想好了,先到国外去读书,开开眼界,然后再找机会转入职业拳击,跟你说句实话吧,我真想在央视五套转播的职业拳王争霸赛上为咱中国人拼回一条金腰带,这也可能是我最大的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