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是一座具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的古城。它地处渤海之滨,北接京津,东临渤海,南接山东,是我国南北方交通枢纽,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施耐庵的《水浒传》使沧州名扬天下,而现今的“吴桥杂技”、“沧州武术”更使得沧州成为闻名全国的“杂技之乡”和“武术之乡”。
沧州武术 泱泱雄风
沧州辖境古属燕齐,民风素以醇厚勤劳、尚义任侠著称。自古燕国至明清,多代王朝建都于幽燕,沧州乃畿辅重地,为历代兵家必争。据史籍载,自桓公二十二年(664)桓公援燕山戎以来,各朝各代均有多次战争发生于沧州一带。频繁之战事,民遭涂炭,民生维艰,故须掌握攻防格斗之技方能自救图存。沧州,古有“远恶郡州”之称,明时有“小梁山”之号,可见沧州武风之盛和武术之发展,与其历史及特定地理环境关系密切。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武建泱泱表海雄风”之誉。历代薪火相传,武风沿袭不衰。仅明、清两代沧州就出过武进士、武举人1937名。沧州民间武术,兴于明,盛于清,至乾隆时,“武术之乡”已形成,至清末,则声扬海外。
沧州武林名师众多、武精德高,他们的事迹在民间广泛流传。如击败沙俄大力士,受到康熙皇帝召见嘉赏的丁发祥;宣统皇帝的武术教官八极拳师霍殿阁;助谭嗣同变法声震京城王正谊;神枪李树文、镖师李冠铭、双刀李凤岗、大枪刘德宽、李文彪,以及佟忠义、郭长生、李雨三、杨积善、孙文勃、吴秀峰、张殿奎、卢振铎、贾耀亭等。近代"神力千斤王"王子平屡胜外国大力士于擂台之上;马凤图、马英图传艺于西北五省。民国在张之江创办的南京中央国术馆中,就曾先后有52位沧州拳师在馆任教。他们为御辱镇邪、弘扬国威、光大中华武术贡献极大,被誉为武林师表与民族的骄傲。同时,他们吸取各地武技精华,充实沧州武林。因而使得沧州武林门类与拳械技艺愈加丰富,许多拳械套路,经过提炼、改进、创新,独具沧州特色。
沧州武术拳种流派众多,特色鲜明。源起或流传于沧州的有八极、劈挂、通臂、六合、燕青(迷踪)、明堂、勉张、太祖、功力、螳螂等52种,占全国拳种的近40%。沧州武术既有大开大合的勇猛气势,又有推拨擒拿小巧灵活的招法,讲究实战,具有刚猛骠悍、力度丰满、长短兼备、善于攻守风格特点。 自古气节 披肝沥胆 沧州,地处“九河下梢”,土地瘠薄,旱、涝、虫灾不时降临。正常年景,许多人家糠菜半年粮。重灾之年,流浪乞讨。民谣云:“抛弃黄口儿,一乳恩情尽;但恨生不辰,莫怨父母忍。”许多壮丁,以贩盐维生,而官府缉拿甚严。民求生不得,必然反抗,反抗则必习武事。乾隆《沧州志》载:“沧邑俗劲武尚气力,轻生死,自古以气节著闻。承平之世,家给人足,趾高气扬,泱泱乎表海之雄风。一旦有事,披肝胆,出死力,以捍卫乡间,虽捐弃顶踵而不恤”,说明了沧州人民自古就尚义任侠。
古之沧州,沿渤海方圆百余里,均系芦荡荒滩,人烟稀少。明清时,一些受朝廷缉拿之“叛逆”,寻沧州民众强悍喜武之俗以蔽其身。他等隐姓埋名,化装僧道游侠,传艺维生。不少军犯刺配于此的同时,也为沧州也留传下一批宝贵的技艺;加上沧州民众尊师重义,为武林所称颂,一些失意的拳师和被官俯追缉的“叛逆”,也多来此隐身,落户传艺。
京杭大运河纵贯沧境,京济、京大要道贯通南北。沧州、泊头、莫州、河间、献县均为南北水旱交通要冲,为京、津、冀、鲁、豫商品流通必经之地或商品集散中心,亦为官府巨富走镖要道,故沧州镖行、旅店、装运等行业兴盛。各业相争,必握高强武技才可立足。清末,“镖不喊沧州”,已为南北镖行同遵之常规。
沧州系多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汉与满、蒙、回等少数民族曾多次发生过隔膜与误解,但不快之事,逐渐融洽。民族间的不快,促使武术发展;民族间的融洽,又使得相互间交流技艺,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武术的发展。“把式房”遍及沧境城乡,习武者甚众。 沧州铁狮 镇海一吼
沧州铁狮又名“镇海吼”,铸造于公元953年。铁狮子通高5.78米,身长6.5米,体宽3.17米,重约40吨,位于今沧县县政府驻地东南偏北16.5公里(东关村西0.5公里),千百年来成为沧州古城的标志与象征。是我国乃至世界现今保存最大的铁铸狮。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
据《沧县志》记载:“铁狮子在旧州城内开元寺前,高一丈七尺,长一丈六尺,背负巨盆。头顶及项下各有‘狮子王’字,右项及牙边皆有‘大周广顺三年铸’七字,左肋有‘山东李云造’五字,腹内、牙内外字迹甚多,然漫漶不全,后有识者谓是金刚经文。头内有‘窦田、郭宝玉’字,曾见拓本,意系冶者姓名,字体为古隶。清嘉庆八年三月,大风倒地,口吻腹尾残缺。光绪十九年暑州事宫昱遣圬者(泥瓦匠)扶起,以砖石补其残,然已失原状态矣。民间传说旧沧州一带滨临渤海,经常发生海啸,洪水浩劫,民不聊生,当地劳动人民为消除水患,自动捐钱,请名师李云铸此狮,以镇海啸,故名”镇海吼“。从狮身外面铸有农民捐钱姓名和具体数字来看,即可证实这一说法。
狮身背负巨盆相传是文殊菩萨莲坐,狮身向南,头向西南,呈前进状,姿态雄伟,昂首阔步,栩栩如生。其精湛的铸铁工艺,充分的展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堪称艺术珍品。1957年国家曾对铁狮进行修缮,补项补趾并修池建亭,周围并设有铁栏。但建亭后由于铁狮不见阳光,氧化较快,1972年将亭拆除。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武术被列为优秀民族文化遗产,纳入民族体育项目,沧州武术得到复兴。1966年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一批武林人士受到冲击,大量拳谱资料与历史文物被销毁,沧州武术发展遭受受挫,然而习武之风始终未息。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沧州武术再次振兴。地、市及各县相继建立武术协会。一些中小学开设有武术课。民办武术馆、社,如雨后春笋,迅速蓬勃发展。同时,地、市、县每年举办武术比赛。1983年,全面进行的传统武术挖掘整理工作,成绩显赫。沧州“武术之乡”名声再振,并于1985年由河北省体委正式命名。
如今的沧州,有几万人常年参加武术活动。不少老拳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授徒传艺的同时,抓紧著书立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沧州武术,不仅愈来愈受到国人喜爱,而且日益受到国际友人的重视。目前传统的沧州武术已在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广为传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