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武术是什么?要表演,还是对抗?我们见到的武术,除了舞台上一个人呐喊发招外,就是影视里吊在钢丝上的大侠飞来飞去。说到底,还不如一句平凡的台词来得过瘾,那就是‘没什么可说的,我们来动手吧’。”作为河南电视台《武林风》制片人,4月18日,吴立新向《郑州晚报》独家责任痛陈武术界已经到了“光说不打”的地步,认为中国武术已经沉寂了、怕动真格的,武术需要步入竞技化、明星化时代,需要商业化操作。
武术竞技化是进化还是退化?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武术到底适不适合像柔道、跆拳道那样被竞技化?如果不能竞技化,或者即便是可以竞技化,我们又该怎样保存和推广传统武术这项流传数千年的中国文化遗产?吴立新的见解颇令人深思。 中国武术沉寂了? 问:作为一个武术栏目的制片人,你也应该算是“武林中人”吧? 吴立新:说起来我与武术挺有缘的,从小我就习过武,稍稍长大之后,我读过武术读本和武侠书。后来我接手武术栏目《武林风》以来,曾经走访了国外各大武术体育赛事,接触和了解了很多国外武术运动员和武术家。同时我也与国内许多著名武术门派的大家接触,对中国武术有很多了解,也有很多感触,给人的印象是,中国武术仿佛成了花拳绣腿的表演,我觉得中国武术需要痛醒。 问:你为何认为,中国武术成了花拳秀腿? 吴立新:现在我反问你一句:中国武术是什么概念?你头脑里会想到什么?很难有一个清晰的轮廓。我们见到的武术,除了舞台上一个人呐喊发招外,就是影视里吊在钢丝上的大侠飞来飞去。这怎么能是武术?这只能是花拳绣腿。现在的中国武术已经空心化,让人摸不着头脑。 而如果提起泰拳,人们会想到用肘和用膝;提到柔道,人们会想到柔道的招式;其他如跆拳道,等等。这些都给人一个很明确的概念。有了明晰的概念,武术的精要和内涵才得到彰显。颇有意味的是,这些让人闻名而动的外国功夫历史却很短,远远比不上中国功夫。中国功夫有多久的历史?至少有2000年。而泰拳仅有300年的历史,跆拳道更短,自由搏击也仅是几十年。这些历史短的功夫反而能发扬光大,走上国际化。 问:按照你的观点,中国武术已经沉寂了?为什么? 吴立新:体制和观念造成了这种沉寂。中国武术的管理模式如果不改变,武术不会有大的前途。现在武术人员实习注册制。一旦注册之后,武术人员出国交流的渠道变得非常不畅通,要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审批是非常繁琐的。不仅武术人员难以外出,国外的武术家也很难走进来。缺乏拿来主义的武术思想,武术还能走多远?我始终认为,武术是在对抗中进步的,不与外面进行交流,中国武术很难走得更远。 这是一个近亲繁殖的恶性结果。除了不与外进行交流,国内的各个门派之间也鲜有交流,怕打输了,或者根本就不会打,结果自己的门派就学自己的功夫。加上现代人的急功近利,急于求成,即使本门派的功夫,也很少有专门致志练下去的。各门派的功夫因些一代不如一代,这种近亲繁殖的结果就显露出来了:功夫越来越差。 中国武术怕动真格的? 问:怎么能够提高武术的真实性? 吴立新:打。现在有很多门派,各个门派之间还有支流,门派都有自己的掌门。掌门是什么?从武侠书里我们可以想到,掌门除了德高望重,还是该门派功夫最高的人。这很有道理,你作为一个门派的传承者,关键是要把武术招式传下来,功夫最好的才能把一招一式传授更好。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现在的掌门都不出来打,说得文雅点,就是互相之间不进行切磋,光说不练。这样的武术还能进行一代一代的传承吗?不客气地说,中国武术怕动真格的。有一个非常有名气的武术名山,该名山的旅游局局长曾找到我,要做一期关于此山功夫的宣传。我就跟他说:你来打吧,在我的“百姓擂台”上设擂一个月,把你们功夫统统亮出来,保准我们不宣传,你们的功夫就扬名了。他听后立即说不来了。为什么?因为他怕动真格的,怕打输了丢人,更丢了盛名。像他这种情况,中国有多少流派都如此?据我了解,占了绝大多数。 问:这些人是仅仅怕丢面子,还是没有真功夫? 吴立新:这个很难说。我准备在“百性擂台”里打出这样的标语:“拳打南北少林 脚踢武当峨嵋”。你少林不是有真功夫吗?那你来摆擂台,让其他门派的人来挑战,有没有真功夫,对打一下不就分出高低了吗?事实上,已经亮过相的某些门派功夫让难以恭维。4月10日在郑州市绿城广场上举行百姓擂台时,一个某拳派的掌门人上擂台之后,被我们请来的一个专业动动员,几下子就打翻在地。当是我就想,盛名之下,到底有多少真材实料?我很怀疑。 武术需要商业化操作? 问:武术的国际化与武术的传承是否矛盾? 吴立新:并不矛盾。武术真正要发扬光大,必须产业化,走向产业化,就必须走向国际。通过商业运作,来提高武术知名度,知名度高了,就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有了经济做保障,就可以请来最好的武术名家,保证习武者有最科学的习武方法,事半功倍,也能让习武者更好的保护自己。 比如国外的重大赛事,如K-1赛,这是日本武术界的赛事,已经遍布全球,在日本本土每年一度的K-1赛,往往8万人的体育场座无虚席,是举国上下一大盛事。国外还有其他赛事,都是国际知的,仅门票收入就非常可观。取得效益之后,又能保证这些武术人员的交流和进步,从而真正将武术发扬光大。中国武术要想走向世界,必须在一些规则上进行调整,加大与国外的交流。 问:中国武术人员的训练与国外有什么不同? 吴立新:在武术人员的运练上,中国武术与国外差了一大截,国外的武术训练讲究体能、营养、科学地训练,而国内的训练却仍然停留在原始阶段,用肉体与对抗模体进行硬碰硬,给训练者带来很大的伤害。因为这个方面,中国武术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很短命,许多运动员在24岁左右就不再打了,伤病太多。而国外的很多武术运动员却打到30多岁,还能有很好的成绩。 武术人明星化模式 问:理想的培养武术模式应该是什么? 吴立新:将武术发扬光大需要全民动员,在基础上重点培养尖子。我们有这样一种想法,在全国各地,主要要河南省各地寻找一批练习武术的好苗子,聘请最好的中国武术教练来培养他们,然后再将他们送到国外培养,接受国外武术名家的指导,让他们中西武术兼修,从武术和文化修养两个方面培养。培养成材之后,让他们参加世界性的武术赛事,在实战中再提高。并使比赛成为经常状态,进行商业化产业化运作。说到底,就是要将武术精英培养成明星一样。 问:学习国外的武术还能叫继承中国武术吗? 吴立新:即使是中国武术运动员用外国招式在赛事中取得胜利,我想他首先还是中国人,而且,刚才提到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武术运动员其基本功底还是中国武术。只要是中国人的胜利,就是中国武术的胜利。这样就能引起外国人的关注,使中国武术走向世界。 问:李小龙,李连杰,成龙,他们在将中国武术推向世界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吴立新:这三位都是优秀的电影武术人士,将中国武术的名声推向国外。但这仅仅是民间,而且表现的手法是以电影。这还不够。武术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在民间,如上面提到的三位所起的作用,这是名声。另一种是专业,一种能够进行商业操作的方式。商业化的操作是一种积极的方式,它能保持武术的生命力;而民间是一种流于散漫的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技艺会慢慢丧失。因此,我还是强调商业化操作武术的重要性。 问:你说指的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这个武术指的是什么? 吴立新: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武艺,将中国传统武术招式保存下来,第二层次是武术,将中国武术推向世界,再将国外的武术精华吸收进来,第三层次是将中国武术发展成博大精深的武艺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武术还是“舞术”? 问:武术竞技化是进化还是退化? 吴立新:武术越来强化竞技化、规则化、标准化。这是武术生存和发展的必须。我们现在所称的武术,实质上是汲取中国传统武术后,将其中某些内容再经过改造,从而形成的一个体育竞技项目。但也有专家称这个被“创造”出来的武术项目是畸形的,它不能代表中国传统武术。无论如何,武术竞技化是必然的。为什么?传统武术因为没有规则、没有护具,始终无法成为现代体育比赛项目,势必要进行改造。作为技击类运动的武术必须越来越接近拳击、柔道、摔跤、跆拳道等现代技击类项目。 问:内涵丰富的中国传统武术到底适不适合像柔道、跆拳道那样被竞技化?如果不能竞技化,或者即便是可以竞技化,我们又该怎样保存和推广传统武术这项流传数千年的中国文化遗产? 吴立新:如果仅以传统的方式来保护中国武术,往往会适得其反。最早在战国时期因为军事需要而出现雏形、在明末清初形成主要流派的中国传统武术,因为历朝历代统治者“禁武”的统治策略,到近代已基本演变为以演练和功法练习为主,没有合法地位,没有施展场所,流行于民间,注重个人精神修炼、道德修为的技击类文化、体育实体。这一主观原因使得武术的对抗、对练属性在公开、正式场合被极大削弱,而只能通过个人演练的形式表现。 正是由于传统武术这一历史的、主观的原因,使得传统武术体现出更多的演练性而非实用性。 武术首先就是技击类体育项目,它不是表演,它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本质就是它的实用性。通过提高体育竞技性,才能让中国传统武术得以续存。
是啊,历代武术都讲究它的实效性,现在的出的那些比赛套路算不算武术呢,真是让人难以质信。我虽然现在是个武术专业的学生,但我却不敢说我打出来的那些套路就是武术,搏大精深的中国武术到我手里却不知道它的攻防含义,虽说练了几年可真有一天让我于人交手我还真不知道临敌时能用上那一招。古代将武术套路写出来或创编出来是为了在和平年代仍能广泛传承,也许其中包含的动作胜似简单,但至少它的攻防含义仍在,而如今武术的发展状况真是让崇尚武术的爱好者伤心之至
其实一切都很简单,修身养性和功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一个是文一个是武,所谓什么掌门人什么的,应该是文武兼备,这才是真的.现在的人们喜欢看实实在在的东西.
如果中国功夫能向拳王争霸赛一样的收视率,那中国功夫才是真的火了.这是什么原因我想大家都知道.我也就不多说了.
有些观点很好我赞同,什么名门大派的人不赶做进行实打,到时候可能还要讲修身养性一套,这需要改变
另外就是武术发展要有经济性作后盾,这也合理,那些武术运动员,相关从业人员没有经济效益,要如何生活,甚至经济效益差点都不行,国家花好多钱搞足球运动,每个球员赚得饱,结果国际赛成绩烂,国家又花好多钱奖励欧西洋鬼式体育大会(奥运会)的金牌选手,民俗体育文化的散打王联赛竟然没钱办下去?
但有些观点我不太苟同,中国武术竟然要去学西方的技法,中国博大精深的武学底蕴,学都学不完,还去学外国的那些简易型招式?几次对抗赛,外国武术也没占到什么太大的优势,
去学人家的推广手法,商业操作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