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散手搏击网 >> 老顽童语录 >> 老顽童讲武术

 
精:中国古代的甲胄
来源:sanshou.net 《中国古兵器论丛》  发表人:老玩童   点击数:20733   发表日期:2007-01-31 18:43:33


最初的盔甲 WsY-~>Ju(  
    中国最早的盔甲实物是在河南安阳侯家庄1004号墓南墓道中发现的皮甲实物,这些皮甲只剩下腐烂后留在土里的纹理了。其外径最大都在四十厘米左右。可见是整片式皮甲。其上有黑、红、白、黄四色图案花纹。这些皮甲是商代的遗物。除了它们以外,考古发掘中获得的商代到战国的皮甲都是先裁剪成甲片然后编缀成甲。在同一座坟墓南墓道北口发现了大量青铜头盔。这也是已知中国最早的头盔。它们的形体相似,都是范铸的。重2000-3000克之间,一般高20厘米以上。合范的缝正当头盔中线。头盔上的纹饰以这条线为中心向左右对称展开。头盔除前部以外都向下伸展,以保护耳朵和颈部。这些头盔中有不少铸出兽面纹饰;有的只是简单的铸出两只大眼睛;有的则只有圆葵纹。所有头盔都有向上竖立的空心铜管,用以容纳缨饰。头盔外部打磨光滑,但里面则仍是粗糙的。因此战士必须裹着头巾,或者头盔有软内衬。 "3?kCWlK  


唐朝武士,从这幅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曾经多么接近板甲技术巅峰 47 (|\

 


    最初的盔甲的情况就是这样。此后皮甲作为盔甲的绝对主力保护华夏地区的战士有一千两百年左右。一般的皮甲,可以保存较好的曾侯乙墓Ⅲ号皮甲为范例。这具盔甲的年代是战国早期。全甲由身甲、甲裙、甲袖三部分组成。身甲由胸甲、背甲、肩片、肋片等共计二十片甲片编成,所用甲片尺寸比较大,最大的达到26.5厘米,采固定编缀。身甲上口接编竖起的高领,下缘接缀甲裙,两肩联缀甲袖。甲裙由上下四列甲片组成,每列十四片甲片,自左向右依次叠压,采固定编缀,然后再上下纵联,采活动编缀。所用甲片上缘比下缘窄,大致成上底和下底相差不大的梯形。整个甲裙上窄下宽,利于活动。身甲和甲裙均在一侧开口,战士穿好后再用丝带结扣系合。两只甲袖左右对称,各由十三列五十二片甲片编成,每列横联四片,由于甲片均有一定弧度,编联后构成下面不封口的环形。佳片宽度由肩向下递减,做下列依次叠压上列的活动编缀,形成上大下小可以伸缩的袖筒。头盔也是由甲片编缀成的。中有脊梁,下游垂缘护颈。共用甲片十八片编成。在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其余盔甲跟这副盔甲大致相同,只是局部结构有点差别,比如有的甲裙由五列而不是四列甲片缀成。这些盔甲,官方称为“楚甲”和“吴甲”,可能是从楚国获得。此外还有彤甲、画甲、漆甲、素甲等名号。所有盔甲表面都涂漆,绝大多数涂成黑色。总的来说,完好状态下的战国皮甲还是比较好看的。也可以看出这些盔甲只适合战车上的士兵穿用,因为在地面上穿甲裙的人活动是不方便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曾侯乙墓中居然还出土了保护拉战车的马匹的皮甲——马甲。马甲本身都已经腐朽不可辨识,只有两具马面甲(术语称为“马面簾”)尚可揭剥。 X-])2#MX0  
    以上是典型皮甲的构造。由于皮甲大都是这样大同小异的东西,其它的也就不说了。总之直到秦朝,中国兵身上几乎全部都是皮甲皮头盔。 IP>Im  
    早在商朝就有的青铜头盔,到了西周也还有,之后就急剧减少到绝迹(东北出土的西东周期间的铜头盔被认为是东胡的遗物,云南也有稍晚的铜胫甲出土)。至于铜胸甲,目前为止只在山东西庵西周车马坑出土过一面,其外表为兽面纹形。由左、中、右三片组成。左右两片形制相同方向相反。上部都是圆角方形,做成一只大眼睛,向外凸出,瞳孔处开有圆孔,眼上缘饰有粗大的眉毛。中部作微凸的颚部,并向内伸展与中片鼻状甲片相联。下部是向下弯曲的嘴部。整个甲片周围有0.8--1.2厘米的扁平边缘,缘上分布小的穿孔八个,上部左右拐角处各有二孔,中间内伸处两角各一孔,下部的嘴边外侧有二孔。胸甲的中片是一个巨大的兽鼻形,并开有两个圆鼻孔,上侧两边与左右两片甲片相联,下部鼻孔向下弯出獠牙各一枚。在与左右甲片相联的边缘上角各有一开孔。整个胸甲平置宽37、高38厘米。无法保护整个胸部,而且是宽有余而高不足(按中国男人平均躯干长172厘米,胸宽28.4厘米计算)。因此推测它是钉缀在皮甲上,左右两片保护肋下。中国到目前为止唯一出土的铜胸甲的情况就是这样。在我看来,这样罕见而且防护性能不佳的胸甲,可能是礼仪性质或者某人一时的发明。除了这具铜胸甲,在考古发掘中获得过一些大型或者小型的铜泡,如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共计一百四十八枚。有的估计这种铜泡是缝在衣服上的甲片,但它们都很薄,防护性能极差,所以更合理的推测是装饰品。至于《诗经》中的《秦风·小戎》中提到的“浅驷孔群”,《郑风·清人》中的“驷介旁旁”,有解释说是金属马甲。我对此是怀疑的,连人都不能穿铜甲,况马乎? se~43n/HzY  
    关于皮甲的制作工艺,《考工记》中有系统的记述,这里也就不多说了。只记下几点要点:1.制造盔甲的工匠,术语叫“函人”。2.盔甲的主要原料是犀牛皮、野牛皮和牛皮。用麻绳或者丝线编缀。3.关于盔甲的寿命,“犀甲,七属,寿百年;兕甲,六属,寿二百年;合甲,五属,寿三百年。” 这里的“属”指从上往下数,甲片横列的数目。4.盔甲的甲片完全是手工剪裁,所以大小不一,彼此无法互相代替,不仅费工费时,而且一旦被击坏,战场修理困难。  zTJ_!80gC;  
    从前14世纪到前3世纪,世界各大文明积极的改进自己士兵的防护用具。各自做出了出色贡献。埃及人创造了鱼鳞铁甲;希腊人设计了大面积铜甲;铁头盔在西亚被发明出来。与之比较不能不说中国落后了。中国远离其它大文明的致命弱点,多次造成这种落后局面。 et/ *;8  
铁盔甲出现 YUG^P]C7  
     +J G"Y7:  
    《吕氏春秋·贵卒篇》中提到过铁甲。而目前中国最早的铁头盔,也是战国时期唯一的铁防护用具实物,于1965年出土于河北易县燕下都44号墓。同墓出土的有铁剑、铁戟、铁矛。它们是战国后期的遗物。这顶铁头盔是用八十九片铁甲片编成,现在损失的不过三片,整顶头盔已经复原。全高26厘米。顶部用两片半圆形甲片合缀成圆形平顶,以下主要用圆角长方形甲片自顶向下编缀,共七层。甲片的编法都是上层压下层,前片压后片,仅用于护颏、护额的五片甲片形状较特殊。在额部正中一片甲片向下伸出一个突出,可以理解为是护鼻的前身。每片甲片大小视其位置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大概高5厘米、宽4厘米左右。这顶头盔的形状跟据说是洛阳金村出土的铜镜上武士所戴的头盔相近,并且燕下都13、21、22号遗址中也出土有类似的铁甲片。说明这种头盔也许已经有了较多的装备了。 
  不过战国时期的铁防护用具的实例,也就仅此一桩而已。战国后期的华夏国家防护用具,总的来说是皮甲的一统天下。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的战士俑所着的盔甲,一般认为是皮甲,也可能有一部分是铁甲——因为中国早期的铁甲甲片制作和编缀技术都模仿了皮甲,在雕塑上是不容易分清的。令我感到有些不满的是:兵马俑居然都没有戴头盔。个人认为这等于明白的告诉士兵:对不起,你们都是消耗品。
  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是西汉的。《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载:“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冢象祁连山。”班固的《封燕然铭》:“玄甲耀日,朱旗绛天。”汉代常用“玄甲”来代指铁甲——大概是因为铁暴露于空气中稍锈蚀的时候呈现黑色。1965年在据说为周勃墓附近的十个土坑中出土了彩绘战士陶俑两千五百件以上,这些战士中40%披着铠甲,铠甲的样式尽管不同,但均涂成黑色,正是象征着身穿铁甲的军队。另陕西咸阳杨家湾西汉早期墓出土陶俑群,所披黑色铠甲被认为是模拟铁甲,有步兵的带披膊的札甲和骑兵的不带披膊的札甲,并出现做工精细的鱼鳞甲。至于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则是河北满城刘胜墓出土的鱼鳞甲,全铠由2859片小型甲片构成,有甲身、筒袖、垂缘。共重16.85公斤。与之年代接近的有1958年洛阳西郊3023号西汉晚期墓中出土的铁甲残片(共计三百二十八片);1959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二十家子汉代城址中发掘的铁甲片和铁铠(年代为汉武帝执政晚期);1959年11月,福建崇安城村西南西汉城址出土的36片铁甲片;1963年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汉城遗址中出土数十甲片,保尔浩特土城中也有大量铁甲片出土,形制约十多种,跟二十子家出土的大致相近;1977年长安武库遗址中第一建筑遗址发现数目很多的铁甲片;此外值得注意的是1977年在安徽阜阳双古堆1号墓出土的铁盔甲一套,这个坟墓的墓主可能是西汉初汝阴侯夏侯灶。如果确实,那么这才是中国最早的铁甲实物。总之,西汉盔甲实物的出土,是不少的。 0Lf%W*{  
    下面是对西汉铁甲的介绍,由于当时所有的铁甲都由铁甲片构成,因此首先对铁甲进行分类。 La0g\Xlj  
    第一类:大型甲片。长方形,类似中国的书简。所以这种甲片又称“甲札”。又可以分为大小两型。大型以二十家子中出土的T401Ⅱ:6为代表。其高23.4厘米,宽4.4厘米。小型为二十家子常见的甲片,一般高11厘米,宽3.4厘米。长安武库中的甲片大体上也是这一类型,但宽度为2厘米。 0S'SpsX'  
第二类:中型甲片,基本上呈圆角长方形,也可以分为两型。一型,长方形,四角抹圆。长安武库出土的中型甲片属于这一类型。高5厘米,宽2-3厘米。刘胜墓和汝阴侯墓出土铁甲片大部分也属于这一类型。二型,长方形,下缘平直。上缘两角抹圆呈弧线状,两侧边至下部时微向内收,使两下角呈稍大于90度的钝角。这种甲片的外貌类似于舌头。二十家子铁铠肩部和垂缘所用甲片属于这一类。高4.6-5厘米,宽2.7-3.4厘米,重10克。洛阳西郊3023号墓、居延、崇安汉城出土甲片也属于此型。 Y :i(z0m  
  第三类,小型甲片。也可以分为两型。一型,近似第二类二型,但是两侧边内收更为显著,如二十家子标本T703③:97、T34②:1等。高2.8厘米、宽2厘米。与之配合的也有一种近似长方形的甲片,大小类似。满城刘胜墓甲身甲片、长安武库的小甲片,也属于此型。二型,甲片较一型修长,近似柳叶状,如洛阳西郊3023号墓所出甲片大多数属于这一型。高2.5厘米,宽1厘米。 *1KQ-J{g  
  大体上就是这些。此外就是因特殊部位(如编领部)的需要而制成的甲片。所有的甲片边缘都有若干为了编缀而钻出的孔。
  甲片通常是用麻绳编缀的。也有用皮绦的。拿二十家子铁铠来说,所用麻绳有三种,一种是细麻绳,大量使用;一种是搓得较精细的三股麻绳,用在编缀甲片的活动部位,以坚实耐磨;一种是没有加工搓拧过的麻皮,单股或合股使用,数量少且不用于重要部位。出土标本多为麻绳编缀。编缀的方法,大致是先横编后纵联,横编时从中心一片向左、右编缀,纵联时怎由上向下,所以铠甲片一般是上排压下排,前片压后片。根据部位不同有两种编法,一般是纵横都固定编住;但在活动部位如肩部、腰胯部等处,则是左右横向固定,上下纵向活动编缀,即使编组的绳索有可供上下活动的长度。这种活动编缀的甲片,编时需要上排压下排。总的说来此时中国铁甲的编缀方法比春秋战国时代有了改进,基本上是简单而有规律的。战损时便于维修。出土标本中只有洛阳3023号墓的铠甲用单绳来回穿联,相当复杂。算得上是一个另类。 NU<AEKn  
    铠甲的形制 J,7+Z!$rF  
    汉代铠甲的术语如下:保护颈部的称为“盘领”或“锻铔”、保护臂部的称为“钎”、头盔称为“兜鍪”、鍪是当时的一种炊具。不过我们只需要知道它像头盔就行了。出土西汉盔甲的形制都相当于身甲部分,所以对它们的分析也只限于身甲部分。这些铠甲可以分为两类六型: H:)0IY}S&  
    第一大类:札甲,主要使用一类一、二型甲片,部分使用了二类甲片。 |_x#EZE#  
    一型:仅护住胸、背的札甲,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带系联,长仅及腰。外形类似于明清妇女的肚兜。标本见杨家湾陶俑所着盔甲,其中骑兵俑均属于这一类。 O]y&*6TL  
    二型:除胸甲和背甲以外,加有披膊,甲片较一型小。多半属于一类二型甲片。标本见杨家湾陶步兵俑。身甲最下一层甲片位于腰下,采活动编缀。 7Y{o"rCd  
    三型:见于二十家子出土标本,除胸甲、背甲外,有盘领,胸中开襟,用铁扣扣合。披膊腋下不封口。身甲下缘也垂于腰部以下。 f/Zna>  
    铁札甲的制作方法基本上脱胎于中国传统的皮甲,所以这种铁甲的外形类似于皮甲。加上涂有防锈漆,在陶俑上表现时简直难以跟皮甲区分开来。特别是这时的中国皮甲也开始模仿铁甲涂黑漆,除非是出土实物,否则识别起来就更困难了。这种盔甲的防护力显然是不足的,不过还好,西亚的鱼鳞铁甲,这时候终于传到了中国,于是出现了中国版的鱼鳞铁甲。除了唐朝短暂的表现出向板甲进步的倾向,以及从西方引入有异域风味的盔甲以外,直到明朝,中国铁甲几乎都是鱼鳞甲。 g A y'm  
    西汉的鱼鳞甲也有三型,主要使用二类和三类甲片,一般不用一类甲片。它们共同的外形特征是甲片细密呈鱼鳞状,因而得名。
  一型:见于二十家子出土的残铠,用二类一型甲片编缀。 {PB% G4h  
  二型:用三类一型小甲片编缀,,满城一号墓出土标本属此型。又见于杨家湾陶俑。其中一件体型较大的标本,所披铠甲腰带以上为鱼鳞甲,腰带以下却是札甲。 E@\Tros#  
  三型:用三类二型甲片编成,见洛阳3023号墓出土标本。 +- sTf+ Aa  
  从西汉铁甲的发展,可以清晰的看出鱼鳞甲取代札甲的历史过程。西汉初期的铁甲,主要是使用大型甲片的札甲,使用中小型甲片的鱼鳞甲极少,以杨家湾陶俑为代表。唯一一个身着鱼鳞甲的陶俑,比其它陶俑都高大,着华丽长靴。应该是个军官,所以防护比穿麻鞋的士兵好。到了武帝时期,情况有了变化,二十家子甲片中,只见到一片一类一型的大甲片。303片甲片中,一类甲片52片,占17.1%;第三类甲片11片,约占3.6%;其余都属于第二类甲片。札甲的形制主要已是一类三型,表现出从札甲向鱼鳞甲过渡的趋势。到了西汉以后,札甲就完全消失了。波斯技术排挤了中国传统。 UbO 7  
    对于西汉铁甲片的金相鉴定结果如下:其表面为铁素体的退火组织,中心部分的碳稍高(0.1-0.12%),含有层状Fe0-2Fe0·Si02共晶夹杂物。表明所用材料是块炼铁,锻成甲片之后,经过退火,进行表面脱碳,提高延性。从河北满城和内蒙古二十家子出土的甲片,组织类似,可见当时盔甲制作技术已经可以适应大规模生产了。刘彻盐铁官营的决策,对于铁兵器,包括铁盔甲的普及,发挥了很大作用。从武帝前铜兵器占统治地位到武帝后铁兵器占统治地位,这种改变简直可以用“突变”来形容。 3~(^N;;UJ  
    西汉军队披铠甲的比例,大概是骑兵8%左右,步兵43%左右(根据杨家湾陶俑)。武帝后可能有所增加,不过铠甲不一定都是铁甲,事实上,皮甲作为辅助类型的盔甲,一直保留到明朝。与之比较,前479年普拉提亚战斗中,11万希腊联军中重装步兵为38700人。 _-5BhZ_M  
中国盔甲的进步 @s;LN H  
   v6;R gT:  
    西汉盔甲记述的进步使中国盔甲摆脱了落后局面。不过其它国家也没有闲着。帕提亚率先发明了具装铁骑(这些火炉人在两河的大太阳下可真是够受的!)、印度凭借自己的好铁矿,设计了任何东西都防不住的强弓硬弩和任何单兵弓弩都无法穿透的铁甲(阿里安说的,上古西方人向来十分崇拜印度武器)、罗马人经过长期努力,终于在一世纪装备了上古世界最好的——至少是最亮的——铁甲。 <X1 0.  
    不幸的是东汉盔甲的实物,至今没有出土。从现有的孝堂山画像、沂南石刻等刻画出来的披甲战士像来看,东汉铠甲的进步是出现了保护两腿的“鹘尾”和“腿裙”。在技术方面,百炼钢技术出现后,东汉末年这种技术被引入盔甲制造业。陈琳《武库赋》曰:“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函师震旅,韦人制缝,元羽缥甲,灼瀹(这个字我拚不出,左边应为“火”字旁)流光。”不知是否有所夸张。诸葛亮《作刚铠教》写道:“敕作部皆作五折刚铠,十折矛 以给之。”可能当时蜀汉军队的甲片是迭锻五次成功的。不过鱼鳞甲的甲片一片一片锻打劳动量极大,是否每一副铁甲都是这样锻打不能确定。我估计应该不是,因为诸葛亮督造的盔甲是很有名的,直到南朝宋还有人把精坚的盔甲传为诸葛亮所造。诸葛亮不仅是有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也是个出色的技术专家。如果三国时每一副铁甲都像他督造的盔甲这么精坚,他也就不会在这方面出名了。 x?+MsU+E  
    三国时另一个名人曹植在他的《先帝赐臣铠表》中写道:“先帝赐臣铠,黑光、明光各一领,环锁铠一领,马铠一领,今代以升平,兵革无事,乞悉以付铠曹自理。”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后世的两当铠和马铠,此时都已经出现了。再有就是从西方又传入了一种新式武器——锁子甲。中国人很喜欢这种盔甲。 PAZU"ouj  
    从上面的描述,似乎可以说,东汉直到西晋的中国盔甲技术,在世界上又一次落后了。 FF ,}e3  
    西晋的铁盔甲,当时的称呼是“筒(这个字我拼不出,上“竹”字头,下“甬”字)袖铠”,这种铠甲有西晋陶俑为证。洛阳西晋墓葬中随葬俑群表现的铠甲形制都是相同的,胸背联缀在一起,在肩部有不长的筒袖(筒袖铠的名字由此而来)。陶俑盔甲有的刻画出鱼鳞纹,可见表现的是鱼鳞铁甲,另一些刻画出龟纹,可能模拟的是皮甲。头盔两侧有护耳,前额正当眉心处稍下突,顶部中心竖有长缨。这些陶俑中以太康八年(287年)下葬的一件为典型,可以作为判断陶俑具体年代的标准。同样样式的陶俑,在郑州地区的西晋墓中也出土过。这种盔甲样式可能是从三国时候开始流行起来的,但其起源应该更早些。因为在刘家渠东汉墓中出土的陶楼上持弩陶俑锁披铠甲就已经是这种类型的了。 d|~w>IF  
    出于前面已经提到过的原因,当时筒袖铠中比较精良的被称为“诸葛亮筒袖铠”。如《南史·殷孝祖传》中记载刘裕曾赐给传主“诸葛亮筒袖铠、 铁帽,二十五石弩射之不能入”(应该是夸张了。西汉单兵强弩最多不过八石力,不能指望盔甲可以阻挡弩炮的射击)。 .4;Q6]Y  
    4-5世纪似乎是一个流行退步的时代。罗马的重甲,罗马人自己越来越受不了了,印度孔雀王朝和贵霜王朝的威风也不见了,中国的南北朝的盔甲技术也显得有些奇怪。当时最普遍的盔甲——两当铠从某种程度上又体现了早期的铁甲。两当,即裲裆,《释名》中称:“裲襠,其一当胸,其一当背也。”跟今天的背心类似。两当铠的特征也正是“一当胸,一当背”。前面已经说过,杨家湾所有骑兵俑都穿着这样的铠甲,但在那里,铠甲在腋下是联在一起的,而两当铠在腋下却是不相连的。也就是说,躯干侧面没有防护。真正的两当铠是三国时期出现的。 ~<POvL[(9'  
前面提到曹植的《先帝赐臣铠表》中纪录有这种铠甲。《太平御览》卷三五六又引曹植表曰:“两当铠,十领,兜鍪自副;铠百领,兜鍪自副。”一方面说明三国时期已经有了这种铠甲,另一方面说明它在军队中的数量还很少。《太平御览》卷三五六引晋庾翼与慕容皇光(“皇光”为同一字)书中写道:“邓百山昔送此犀皮两当铠一领,虽不能精好,复是异物,故复致之。”以上似乎说明两当铠是一种受重视的稀有盔甲,但我实在想不出它有什么特别的好处,诚然,它便于骑兵在马上动作,可是跟它的缺点比较起来,这似乎算不得什么优点。无论如何,到了南北朝,两当铠成为军队中主要的装备,而且还被定为武官的主要服饰。北齐河清年间制定的宫卫制度中,左、右将军值班时都披两当铠。《北史·阳尼传》记载阳休之从高等级的文官降为骁骑将军,就变服饰穿起两当铠来。 9d]%"okdPl  
    两当铠作为南北朝军队主要铠甲的文物证据,北方有:西安任家口北魏正光元年(520年)邵真墓出土陶俑;河北曲阳嘉峪村北魏正光五年韩贿妻高氏墓出土残陶俑;年代相近的龙门石窟莲华洞下层第四龛天王像等。南方有:武汉周家大湾发掘的宋陶俑。 GG`}  
    通过以上材料可以比较清楚的了解两当铠的形制。它是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所组成,在肩部用带扣联起来,腰上束带。在材质方面,有铁铠也有皮甲。铁铠所用甲片有长方形的,即所谓“牌子铁裲襠”,另外也有鱼鳞甲。 7N<}yYah  
    跟两当铠同时,两当衫也成为武官的服制。这种服装最初可能是穿在两当铠里面,防止磨损皮肤的,也可能是从裲襠演进而来。 [Fblr>e  
    与此同时,另一种新式防护用具从西方引进了。这就是马铠。晋以后的术语多称为“具装”或“具装铠”。东汉时候,中国已经有了皮革制成的“当胸”,也就是保护马前胸的皮甲。(《后汉书·鲍永传》曰:“拔佩刀截马当匈”)后来从帕提亚引进的马铠把当胸淘汰了。曹操在《军策令》中,提到“本初马铠三百具,吾不能有十具。”比较袁绍骑兵有一万,可以看出当时军队中装备马铠还很少。司马炎曾送给卢钦“御府人马铠”,可见其珍稀。但到了十六国和南北朝时候,马铠成为军队中比较普遍的装备,常常是成百上千乃至数万具。如《晋书·桓彝传》记载石虔兄弟击败梁成时缴获“具装铠三百领”;《石勒载记》记石勒俘虏末木丕(木丕为同一字)的战斗中,夺得披铠战马五千匹;石勒大败姬澹石俘获披铠战马万匹;《姚兴载记》记姚兴击败乞伏乾归,“收铠马六万匹”。 \rb0<',w  
    马铠图像发现的有:昭通东晋太元年间的壁画;北魏太和八年司马金龙墓壁画;河北赞皇东魏武定二年李希宗墓壁画;陕西咸阳底张湾北周建德元年墓壁画;敦煌第二八五窟和第二九六窟壁画等等。而河南邓县彩色画像砖上的图像,结构完备,细部刻画得也很清楚,可以作为分析这一时期马铠的典型标本。从这个画像来看,马铠包括六部分:护脸、护颈、护胸、身甲、护臀和寄生。护胸在汉代已经有了“当胸”的名称;“寄生”的名称首见于《南齐书》,而护脸、护颈、护臀在后世《武经总要》中,分别称为“面帘”、“鸡颈”、“搭后”。寄生竖在马鞍后尻部,形似扇面(也有作树枝状或竹枝状的),往往涂有色彩,高度与马额的缨饰相当,作用应该是保护骑乘者的后背。在着马铠时,马尾露在护臀之外,但是结扎起来的。马铠的形制基本上已经固定下来,直到北宋依然变化不大。 bxnpung\"  
    马铠的材质,与人铠一样,有铁质和皮质两种。大体上人着铁甲,马即着铁甲;人着皮甲,马亦着皮甲。《宋书·武帝纪》中记:“使宁朔将军索邈领鲜卑具装虎班突骑千余匹,皆披练五色”,这种作兽纹的马铠,应该是皮质的。至于马铠的实物,目前出土的是北燕冯素弗墓中铁甲片。其中Ⅰ至Ⅴ型大甲片,被专家推测为应是用于马铠上的。根据辽宁博物馆的统计,Ⅰ-Ⅳ型甲片重约42.5公斤。这个数字可能接近当时一具马铠的总重量。考虑到蒙古马的矮小,负担如此沉重的盔甲真是怪可怜的。 M=Q >Vq, x  
明光铠时代 t(a<lnFB  
    明光铠是在网上炒得很热的盔甲。许多网友对它有一种近乎崇拜的情绪。在查阅了许多资料之后,我认为这种“崇拜”是有道理的。明光铠不仅表现了当时中国盔甲技术的优势,而且它是一个机会,如果把握住了这个机会,中国盔甲将长期保持世界领先的地位——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这个机会并没有被把握住。 J4=&Z_YQ  
    前面说过,曹植在他的《先帝赐臣铠表》中记载有明光甲。说明那时候已经有了这种盔甲。至于文物证据,最早的是孝昌元年(525年)元熙墓陪葬的手按大盾的陶俑,它所披铠甲的胸、背部分都是由左右两片近似椭圆形的大型甲板组成的,腰间束带。建义元年(528年)元邵墓中陪葬的陶俑也有穿着明光铠的。这类陶俑高30.8厘米,而同墓中普通士兵俑高不过19.1厘米左右。可见明光铠在当时是军官阶层的豪华装备品。 ,-qdvC O1  
    明光铠最主要的特征是胸前、背后大型圆形或椭圆形甲板,这种甲板经过打磨,在阳光下有耀眼的反光,就好像一面镜子。而汉代镜子上常有“见日之光,天下大明”的套话,明光铠因此得名。明光铠较早的参战纪录是《周书·蔡礻右传》中如下的话:“礻右时着明光铁铠,所向无前。敌人咸曰‘此是铁猛兽也 ’,皆遽避之。”我想,明光铠因为反光强烈,在战场上是很醒目的,因此在它还不普及时,能够给敌人以很大的视觉冲击。 ( .)G;-  
    南北朝时期装备了明光铠的证据如下:河北赞皇东魏武定二年(544年)李希宗墓中陪葬持盾陶俑、北齐天统二年(566年)崔昂墓中陪葬陶俑、陕西咸阳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墓陶俑,等等。总的来说,北朝后期表现出明光铠逐渐排挤两当铠的趋势。 Z@s^  
    上面所说穿着明光铠的陶俑所戴的头盔,中脊起棱,额前伸出突角,两侧有护耳,护耳上又有一层突起(术语叫护)。这种头盔流行于北魏末年到隋朝。 m?F RBU|>  
    隋朝盔甲技术和装备情况跟北朝晚期相差不大,只是明光铠基本上已经排挤了两当铠。大业七年(611年),中国侵攻高句丽,主力骑兵四个团中有两个团装备马铠和明光铠,而没有一个团装备两当铠。此外隋朝的情况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PYE;fsEH'  
    隋末发生了中国军事史上一件大事:重装骑兵从汉族军队中消失。与之相对应,马铠不再是汉族骑兵的重要装备了。在我看来,发生这个突变的原因是这样的:蒙古马很矮小,平均体重只有300公斤。若骑兵的体重以55公斤计,其装备总重以20公斤计,马铠如前面所说,以40公斤计,这样,战马若披铠,载荷就超过了体重的1/3,这确实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即使勉强承受,其机动性也要大受影响,而在中国这样辽阔的地方,军队的机动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知道军队的威力由打击力、防护性和机动性三部分组成。三部分若不能达成一定的平衡,总体威力就要大受制约。隋末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隋朝重装骑兵面对农民起义军轻装长矛手和轻骑兵,没有体现出与其昂贵成本相称的战斗力。蒙古马不能承受沉重的马铠,重装骑兵在机动性方面的表现也就非常糟糕。而农民军轻装部队利用机动性优势,在辽阔的战场上战胜了笨重的隋军。继隋朝而起的唐朝,在血淋淋的经验和教训面前,也就无法产生对于重装骑兵的“崇拜之情”。轻装骑兵成了必然的选择。从唐朝开始,中国的汉族政权不再把重装骑兵视为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装骑兵在战场上的地位一落千丈,以至于到了可有可无的程度。与之相适应,马铠也就越来越找不到市场,实际上唐以后一直发挥着作用的只有礼仪性的马具装。 K Z0|d6K{  
    上面的话的证据是著名的“昭陵六骏”、新疆阿斯塔那永昌元年(689年)墓出土的骑兵俑,这些艺术品所表现的战马都是不着铠甲的。而敦煌莫高窟唐代洞窟中表现骑兵作战的壁画,所表现的大部分战马也是没有穿着马铠的。 qlG%:.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朝代,那时的中国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在盔甲技术方面也是如此。这方面的情况是值得大书特书的。 \Z c/-s\  
    首先,唐朝军队盔甲装备比例比前代有了很大增加。从《通典》和《太白阴经》卷四《军械篇》我们可以知道,唐朝的标准是着甲士兵占士兵总数的60%。虽然并不是都穿着铁甲,但这个比例比起前面说过的汉代军队着甲比例,还是有很大进步的。唐军在开元年间的数额是54万,若足额装备,需要盔甲32.4万副。能够满足这个需求,说明了生产力的发达。据我所知,时代相近的世界上只有最盛时的东罗马军队比唐朝军队人数多,而它们的装备大体上是一样好的。 X qdqO  
    在盔甲种类方面,《唐六典》卷十六提供了资料:“甲之制十有三,一曰明光甲、二曰光要甲、三曰细鳞甲、四曰文山甲、五曰乌鎚甲、六曰白布甲、七曰皂绢甲、八曰布背甲、九曰步兵甲、十曰皮甲、十有一曰木甲、十有二曰锁子甲、十有三曰马甲。”在这些盔甲中,我不知道布背甲是什么材料制成的。希望达人指教。从上面的盔甲种类可以看出:1.明光铠被认为是最好的盔甲,唐朝是明光铠的全盛时期。2.即使是盛唐时期,很多盔甲也不是铁质的。这有战术需要的原因,也有生产能力制约的原因。关于盔甲的生产过程,我下面还要详细提到。3。锁子甲似乎已经实现国产化了。但对它的评价并不很高。从锁子甲的性能来看,它得到这样的待遇也是应该的。 hr sbc_ ^  
    下面说说全盛时期的明光铠。 DeMFX{R\1  
    唐朝明光铠按年代先后顺序可以分为五型。 ^ Ko 0&2  
    第一型:以龙门石窟潜溪寺的天王雕像为代表。该雕像完成于650年以前,穿着铠甲的形制是甲带十字形在胸前打结,左右各有一个大型圆甲板,有披膊。腰带下左右各有一片膝裙,用以保护大腿,小腿上也有保护层,术语称为“吊腿”。 z.q2M],ykm  
    第二型:以鳞德元年(664年)郑仁泰墓出土的涂金釉陶俑为代表。头戴头盔,有护颈和护耳。身甲也有护颈,身甲前部分成左右两片,每片中心有一小型圆甲片,背部则是整块大甲板。胸甲和背甲在两肩上用带扣联,甲带由颈下纵束至胸前再向左右分束到背后,然后再束到腹部。腰带下左右各一片膝裙。两肩的披膊有两层,上层作虎头状,虎头中吐露出下层金缘的绿色披膊。我认为这个陶俑是很美观的。唐朝二型明光铠跟第三型并存了一段时间。 mM;S zU  
    第三型:以总章元年(668年)李爽墓出土的陶俑为代表。其中一件99.5厘米高的贴金彩绘俑,所戴头盔左右护耳外沿向上翻卷,身甲向上伸出护颈。披膊呈龙首状。胸甲从中分成左右两部分,上面有凸起的圆形花饰,在上缘用带向后与背甲扣联。自颌下纵束甲带到胸甲处经一圆环与横带相交,腰带上半露出圆形的护腹,腹甲绘成山纹状,同墓出土的另一件标本,腹甲绘成鱼鳞状。腰带下左右各垂一片膝裙,小腿缚扎吊腿。神龙三年(707年)任氏墓出土的陶俑,也属于第三型。不过在同期咸阳苏君墓中也出土了两件着第二型盔甲的陶俑,说明两种铠甲的并存。 ]Fa4?>Q4  
    第四型:以长安三年(703年)独孤君妻元氏墓出土的彩釉陶俑为代表。头盔护耳上翻,顶竖长缨。护颈以下纵束甲带,到胸前横束至背后,胸甲中分为左右两部分,上面各有一块圆形甲板。腰带下垂膝裙、鹘尾,下缚吊腿。披膊作龙首状。这种盔甲形态在唐朝出现得很多。莫高窟唐窟中也常见这一型盔甲。我认为四型盔甲也很美观。 @t^&@:C  
    第五型:以敦煌第194窟的神王雕像为典型标本,敦煌文物研究所将它定为中唐(763-820年)的作品。头盔的护耳部分翻转上翘,甲身连成一个整体,背甲和胸甲相联的带子,经双肩前扣,胸部和腰部各束一带,腰带上方露出圆形腹甲。披膊作虎头状,腿缚吊腿。同样的标本有榆林窟第25窟内壁画的南方天王像。五型盔甲是明光铠的最后一种形制。请注意它的护耳向上翻卷的头盔,已经类似于五代的头盔形制。 I@r*[y  
    除了明光铠以外,唐朝比较重要的盔甲还有“步兵甲”,其代表是乾封二年(667年)高氏墓出土的彩绘陶俑。头戴头盔,身甲前后在双肩上用带联扣,两肩披膊作兽皮纹,腰带下垂两片很大的膝裙,上面绘出几排方形的甲片。李崇润墓中一种着虎头形头盔的陶俑,所穿的铠甲也属于步兵甲。步兵甲是后来宋朝步人甲的前身。 |9(fX;?e  
    此外,铁甲中的光要、细鳞、山文、乌鎚和锁子甲,也都是精坚的盔甲。 Jng?%g  
    从前面的唐朝盔甲种类介绍中,可以发现很多用丝绸或者布料制作的盔甲。专家认为这种盔甲是礼仪性质的,而不是实战装备。  j4iGYN%e  
    盔甲这玩艺,被封建统治者视为军事威力的重要保证,所以严禁人民拥有。唐律规定:“诸私禁兵器者,徒一年半。”《唐律疏议》记载:“私有禁兵器,谓甲、弩、矛、矟、具装等,依令私家不合有。。。甲一领,及弩三张,流二千里。甲三领,及弩五张,绞。私造者,各加一等”。 下有注:“甲,谓皮、铁等。具装与甲同。即得阑遗,过三十日不送官者,同私有法。”“造未成者,减二等。即私有甲、弩,非全成者,杖一百。”也就是私自制造盔甲的,无论是否制成都要处罚。 3!1B2 82b  
    唐朝盔甲技术中有一则类似逸闻的材料。《新唐书·徐商传》记载徐商在山东宽乡征集兵员的时候曾经“襞纸为甲”。尽管记载这种“盔甲”也可以防御弓箭,但专家一般认为它对防御武器的伤害毫无用处,它唯一的用处大概是愚弄士兵。我认为专家的话是可信的。 '7]<Qog  
    唐朝负责制造盔甲的部门是贞观六年(632年)设置的“甲坊署”,据《六典》,甲坊署长官为令一人,品级正八品下。该部门其他官员有丞一人,品级正九品下;监作二人,从九品下。同时,在北都军器监,也制造盔甲,成品存入武库。 rm-P2| cD  
    作为主要的护体用品,铁甲的制造是相当耗费工时的。工序如下:首先将铁制成甲片;之后打札、粗磨、穿孔、错穴、并裁札、错棱(左边应为“禾”)、精磨;甲片加工完毕后,用皮革条编缀成甲。里面还要挂衬里,防止磨损皮肤。根据日本延长五年(927年)仿效唐制撰定的《延禧式》卷四十九《兵库寮》,制造一副铁甲,需要192到265个工作日。修理一副盔甲,都需要41名工人。 =& wYM2vR  
    根据《唐书·马燧传》,唐朝的盔甲,分成大、中、小三种尺寸规格,按体形发给。因为铁甲重量很大,所以在选择兵员时,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胜举衣甲”,一个穿了盔甲就无法行动的人,当然是不适合当兵的。  ZbOWN!5  
    去年上映了一部国产电影《天地英雄》,其中的盔甲和武器引起了一些争议,我刚才看了这部电影。从盔甲历史真实的方面说,姜文的头盔是错误的,从陶俑我们可以知道,唐朝的头盔不是那个样子,也没有遮阳沿。另外,当时西方的盔甲,一般是锁子甲或鱼鳞甲,没有大型的甲板。  B= k<"  
    关于明光铠时代的盔甲,就讲到这里。 

                       &%  
    唐后期,很奇怪的是,明光铠消失了。中国回到了鱼鳞甲时代。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不出原因。要知道,跟明光铠同时的西方世界,还是鱼鳞甲和锁子甲,以及棉甲的时代。明光铠这样的大型甲板,发展下去完全可以进步到板甲。板甲是古代重型盔甲中性能最优秀的,在同等重量下,它的防护性能比鱼鳞甲好,而在保持同等防护能力的情况下,它比鱼鳞甲轻。由于板甲由大型甲板构成,制造、加工和维护都比鱼鳞甲方便,节省工时。我是不知道中国没有发展出板甲的原因的,如果有哪位网友知道,欢迎指出。 "Fvngq59d  
    唐朝灭亡了。短促的五代十国无非是个率兽食人的时代而已。表现盔甲技术的主要文物是前蜀王建墓地宫中石棺床两侧的十二尊半身神像和南唐李昇(这个字好像不一样,但字库里没有)墓中的石雕和陶俑。如上面所说,这些盔甲都不是明光铠,而是鱼鳞甲、札甲或山文甲。此外,敦煌第261窟的神王像所戴的头盔,前额部分由中脊向下伸出V型突出部。直到武士眉心,这样的突出部术语叫“护叶”,这种头盔是当时和今后一段时间所流行的。关于五代十国的盔甲,除此之外没什么可说的。 dH C%4IW"R  
    尽管明光铠消失了,但就盔甲技术而论,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真正的巅峰时期。下面就介绍宋朝盔甲的状况。 %&/enzXK  
    宋太祖赵匡胤,是军人出身。对于武器装备的设计和生产很重视,《宋史》 志第一百五十 兵十一记载:“器甲之制 ,其工署则有南北作坊,有弓弩院,诸州皆有作院,皆役工徒而限其常课。南北作院岁造涂金脊铁甲等凡三万二千,弓弩院岁造角弝弓等凡千六百五十余万,诸州岁造黄桦、黑漆弓弩等凡六百二十余万。又南北作坊及诸州别造兵幕、甲袋、梭衫等什物,以备军行之用。京师所造,十日一进,谓之‘旬课’。上亲阅视,置五库以贮之。”皇帝亲自监督武器制造业,武器质量自然会高。 >3%{ *%  
    关于宋初盔甲年产量,《文献通考》卷一六一有记载:“南北作坊岁造涂金脊铁甲、素甲、浑铜甲、墨漆皮甲、铁身皮副甲、锁衤詹兜鍪、金钱朱漆皮马具装、铁钢朱漆皮马具装。。。凡三万二千。”但是这个数据令人不大满意,因为铠甲数字中是否包含头盔不清楚。如果包含了,为什么还要专门提到“锁衤詹兜鍪”,而如果没有包含,头盔单独计算,那么这样的年产量未免太低。此时宋朝尚未完全统一,到了消灭北汉之后,生产能力可能有所提高,但幅度不会大。 q(y1W l  
    关于宋朝盔甲形制,庆历四年出版的《武经总要》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该书前集卷十三《器图》中,有五种盔甲和一种马甲的示意图,这大大方便了研究者。盔甲图有简要说明:“其制有甲身,上缀披膊,下属吊腿,首则兜鍪顿顶”。  宋朝盔甲中比较典型而又精坚的盔甲为步兵盔甲,术语叫“步人甲”。其形制如下:身甲为一整片,由十二列小长方形甲片组成,上面是护胸、护背,用带子从肩上系联,腰部用带子从后往前束,腰下垂有左右两片膝裙。身甲上缀披膊(《器图》中又称“掩膊”),左右两片披膊在背后联成一体,以带纽结在颈下。头盔呈圆形覆钵状,后缀护颈(术语叫“顿顶”),顶部插着三朵长缨。这幅图我见过,很是美观,而且,跟后来日本战国时期的盔甲很相似,可见日本从中国引入了盔甲技术。 0R/q@oM 6  
    宋代出土遗物所见的盔甲,跟《武经总要》中描绘的盔甲大体符合。如山西运城的半身石雕像、江苏泰县至和三年(1056年)姜仁惠墓木俑、贵州遵义宋墓石雕像等等。  Lz{  
    前面说过,汉族军队在唐朝以后,重装骑兵沦为次要兵种,所以马铠市场日小。北宋初年,还在生产马铠,但到了《武经总要》成书的时候,只生产皮质的马甲了。北宋骑兵不多,重装骑兵也没有什么大成就。但在宋朝的敌人那里,情况却完全不同。辽国拥有大量重装骑兵。《辽史·兵卫志》载:“辽国兵制,凡民年十五以上,五十以下,隶兵籍。每正军一名,马三匹,打草谷、守营铺家丁各一人。人铁甲九事,马鞯辔,马甲皮铁,视其力;”辽国军人的装备是自备的。辽应历九年(959年)墓中出土了大量铁甲片,其中一种上宽下窄的大型甲片,长10.2厘米,宽3.5-4厘米。专家认为可能是马铠上使用的。而金朝军队在进攻宋朝初期,也以重装骑兵作为军队的核心。名将完颜宗弼的“铁浮图”(意为黑铁塔)四千名,都是重装骑士,取得过不少胜利。岳珂《金陀粹编》卷五《鄂王行实编年》中也记载,宋军在建炎四年(1130年)保卫健康的战斗中,缴获过金军的马铠二百九十三副。 vY 8 R}  
    前面分析过重装骑兵在中国不受重视的原因。那么,为什么在汉族军队淘汰重骑兵几百年后,少数民族却重视起这个兵种来了呢?如果考虑到原本北方少数民族是以轻骑兵为主力的,这种情况就更“奇怪”了。我试着分析一下这种情况。首先,辽、金都是从氏族制度直接演进到封建制度,氏族制度的残余还在。前面说过辽国军人的装备是自备的,正是氏族制度残余的表现,在这种制度下,士兵作为氏族成员,其地位较高——也就是说命宝贵,为了保护宝贵的命,必须尽可能的改善防护装备,包括战马的防护装备,因为战马是骑兵最重要的装备,在战场上失去战马是很危险的。其实,南北朝重装骑兵的兴起,也跟少数民族的崛起有关;其次,汉族军队已经没有了从前的骁勇,由于扩张到达极限后停止,造成民族的尚武精神衰退,以及宋朝防内为主的军事制度和社会对军人的歧视,汉族人变成了怯懦的人,宋军的训练也极差。而初起的少数民族锐气正盛,在勇气上占据对汉族军队的绝对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少数民族不需要像从前汉朝、唐朝时候那样避开汉族军队的兵锋,用勇敢的冲锋就可以一战击败汉族军队,从而保卫自己的国土不受蹂躏或者占据敌人的土地。而冲锋战术需要好的防护;再次,宋军拥有极好的装备,包括重甲和强弓硬弩。为了抵御宋军强大的进攻性武器,必须有好的防护用具;最后,辽国拥有了燕云十六州,开发了东北。金朝在一定程度上享受了开发的成果。生产力的进步和位于农耕地带的固定领土的取得使得少数民族政权可以生产和装备良好的防护用品,而不像从前的游牧民族一样陷于对汉族军队的装备劣势之中。 m>.`!m  
    除了辽、金以外,西夏的情况没什么可说的。只是在1972年,在西夏八号陵中获得了一些铜甲片,共52片,有的表面鎏金,价片形制基本上跟西安曲江池发现的唐代铁甲片一样,作四角抹圆的长条形。长9.9厘米,宽2.1厘米。这个年代用铜甲是一件怪事,所以专家认为这是西夏王室的礼仪性铠甲。 "1'M+4D;  
    关于宋朝的盔甲生产,在开宝元年(968年),于首都汴梁设立了弓弩院,生产包括盔甲在内的兵器。长官为“诸司使副内侍二员”,工匠一千零四十二人。不久又设立南、北作坊。前面说过,赵匡胤亲自检验生产的武器,所以武器质量非常高。《文献通考》卷一六一说:“戎具精劲,近古未有”。其实从冷兵器质量来说,宋朝已经达到中国古代的最高峰(除了个别领域)。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改革期间,南、北作坊更名为东、西作坊(不知是何用意)。熙宁七年,在盛夏时为工人设立凉棚。同年,王安石推荐沈括兼管军器监。作为一个大技术家,沈括对盔甲制造技术比较有研究,所以盔甲生产技术又得到了进步。 | PhGFsB  
    在这期间发生了前面说过过的逸闻式的事情。康定元年(1040年),宋朝生产了一些纸甲,发给陕西地区的弓箭手。杨泓认为,这又是一次愚弄士兵的事件。 f$1k<C!  
    东、西作坊中跟制造盔甲有关的是铁甲作、钉釵作、铁身作、纲甲作、柔甲作、错磨作、鳞子作、钉头牟作、磨头牟作、马甲作、马甲生叶作、漆衣甲作、马甲造熟作、、皮甲作、打线作、打磨麻线作等。因为鱼鳞甲由几百上千片甲片组成,在手工制作的情况下不可能做到标准化,所以士兵在领取盔甲时必须数清甲片的数量和称量盔甲的实际重量,进行登记。 kqy/FMy@N  
    关于宋朝的盔甲重量,现有资料只有南宋时期的。根据《宋史·兵志》,绍兴四年规定全套盔甲的重量为45-50斤,不得超过50斤。甲片共计1825片,要求内外都要磨锃。每个部分的甲片数、甲片重量和总重必须符合规定。如果完全符合规定,那么头盔和铠甲的总重量将是48斤11两6钱5分(史书纪录为49斤12两,可能是计算错误,但简单的加法都会算错吗?怀疑中)乾道四年(1168年)三月十五日(阴历),王琪进了三种盔甲,分别是枪手甲、弓箭手甲和弩手甲。枪手甲总重53斤8两到58斤1两之间,其中头盔重9斤到10斤2两、弓箭手甲总重47斤12两到55斤之间,其中中头盔重6斤10两到8斤8两、弩手甲最轻,重37斤10两到45斤8两之间,其中头盔重6斤12两到9斤。古代士兵的负担毫无疑问是很重的。 I+vb%Oy^  
    制造一副盔甲所需的工人数目和费用,《宋史·兵志》也有记载。绍兴三年的标准是:全装甲用工70人,长齐头甲用工141人,段齐头甲用工74人。朱熹《与曾左司事目箚子》中也有资料:“打造步人弓箭手铁甲,一年以三百日为期,两日一副,昨已打造到一百五十副了毕,申乞迟发继准枢密院箚子,检坐元降指挥只令如法椿收,窃缘上件铁甲计用皮铁匠一万八千,工钱五千二百余贯”从这里可以知道打造鱼鳞甲是多么费事。一万八千工人,工作三百天,不过制造了150副铁甲。 ]2oTcc 6  
    宋朝铁甲的技术比前代又有进步。沈括曾经积极的调查盔甲作坊,研究盔甲制造方法。他在《梦溪笔谈》中特别记载了制作精良的青唐羌冷锻甲。“青堂羌善锻甲,铁色青黑,莹彻可鉴笔发,以麝皮为絤旅之,柔薄而韧。镇戎军有一铁甲,匵藏之,相传以为宝器。韩魏公帅泾、原,曾取试之。去之五十步,强弩射之,不能入。尝有一矢贯扎,乃是中其钻空;为钻空所刮,铁皆反卷,其坚如此。”。制造这种盔甲的办法据说是:“凡锻甲之法,其始甚厚,不用火,冷锻之,比元厚三分减二乃成。其未留头许不锻,隐然如瘊子。欲以验未锻时厚薄。如浚河留土筍也。谓之‘瘊子甲’”。有网友说这种冷锻法是从西方引进的,我不能肯定这种说法是不是真的。另外,宋朝两件有力的武器,神臂弓和冷锻甲,都是从少数民族引进,可见汉族的创造力,在儒家的长期统治下,逐渐枯竭。 BWB+McxAu  
    陶榖《清异录·武器》中记载有水莹铁甲,据说它“十年不磨冶亦若镜面”,非常可爱。不知怎么的,我看到这个记载就想起了板甲。 ykhkPVssCO  
    宋朝的盔甲,总的来说,技术水平是高的。在世界上也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因为宋朝时期西方的盔甲仍然主要是锁子甲和棉甲。但是宋朝的好武器并不能弥补恶劣的军事制度和社会文化对军队战斗力的伤害。宋朝的军事史,总的来说就是一段不断失败的历史。宋朝在对付他的敌人时,没有占据过优势,甚至小小的西夏都可以跟他打平手,对付辽国和金朝时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岳飞的胜利就显得非常罕见。著名的顺昌之战中,金朝的重装骑兵和宋朝的重装步兵进行了残酷的战斗。我认为这是重装部队进行的最壮丽的战斗之一。

 ~Jz$@]S 6  
%*aKL>bQ  
宋军武士 o{Y?k=G  
H]o-oYk>  
辽军武士 N'l=lbmZ+/  
C}K=*`}|n  
金军武士 23txl:*  


尾声 '444h'|  
    正当金朝和宋朝彼此仇视的时候,一件大大影响了古代盔甲发展,并曾短暂结束了盔甲历史的事情发生了,这就是火药被普遍运用于军事。不过在13世纪,火药的威力还是非常有限的。尽管中国已经发明了“霹雳炮”、“震天雷”这样具有爆炸功能的火药武器,但是在战场上,决定性的武器还是冷兵器。 U+e| Ue  
    蒙古人进来了,建立了元朝。蒙古的扩张使亚洲大陆的交通得以畅通。这样就对中国盔甲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影响:棉花大量的引入造成了棉甲技术的引入,从而给中国铁甲的发展敲响了丧钟。 5ulNz  
    中国作为火药的发明国,很早就在战场上大量使用火药兵器,因此也比其他国家更早的遇到了铁甲不足以防范火药兵器威力的问题。早在明朝初年,火药兵器的威胁就使得某些军队采取了匍匐在地,以规避火药兵器射击,待射击完毕,全力冲击的战术。而在护体兵器方面,应当采取什么步骤面对火药兵器的挑战,中国人因其具体环境走了跟欧洲人不同的路。 +%tVL@+z  
    在火药刚刚传到欧洲的时候,也就是14世纪,欧洲人发明了古代世界最好的重型铠甲——板甲。从而在盔甲技术方面超过中国和其他文明国家,回到了世界领先地位。面对火枪的威胁,在16世纪之前欧洲盔甲工匠的应对方法是增加盔甲的厚度,因为板甲具有优良的防护性能,那时这种应对方法还是有效的。因为欧洲国家比较狭小,增加重量带来的机动性下降问题,被认为是可以接受的。但到了16世纪以后,火枪的威力越来越大,到了盔甲无法应付的地步了。这时如果再加厚盔甲,结果只能是军人无法行动了,而且,盔甲的制造成本和耗费工时都很高,面对相对廉价易造的火枪,效费比很不好。另一方面,随着民族国家的出现和殖民地的扩大,战场随之扩大,对军队机动性的要求大增。于是火枪使欧洲在中国之后一千年,迫使重装骑兵和重装步兵退出战场。但欧洲盔甲制造者们并没有放弃对防护性的追求。他们采取了新的应付办法。即牺牲马匹的防护和骑兵大部分部位的防护,而把盔甲集中到人体的要害部位——胸腹部。于是,胸甲骑兵出现了。在拿破仑战争之前,这种铠甲对火枪的防御一直是有效的。而且,胸甲骑兵在保证了一定的防护性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机动性(欧洲马因为高大,载荷能力很强)。不过,还是由于效费比问题,这时的欧洲步兵已经不穿盔甲了。 5zx[:g  
    而中国的情况有所不同。早在金朝抵抗蒙古入侵的时候,对火药兵器的威力就有了这样的描写:“火药发作,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并无迹,甲铁皆透”。(《金史》对震天雷的描写)可能有所夸张,但无论是皮甲还是鱼鳞铁甲,难以抵抗火药兵器的威力确是不争的事实。 PGB%H  
   `0 x{j  
  这时该如何改进防护用具?前面已经说过,由于中国的辽阔,对军队的机动性要求很高,矮小的马匹不能胜任过重的装备。靠加厚盔甲取得安全是行不通的——况且中国也没有掌握板甲技术。因为同样的原因,显然也做不到通过牺牲全面保护来保护重点部位。但是可巧,此时引进了棉甲。棉甲不是什么新装备,在公元前的印度已经装备棉甲了,但经过重新设计,棉甲居然可以抵抗早期火器的攻击了;而且,棉甲的重量比铁甲低,穿着它的战士机动性比穿铁甲的战士强;再者,棉甲的制造比铁甲容易得多,成本也低,适合大量装备。有这三点好处,棉甲也就逐渐排挤了铁甲,这个过程是从明朝建立开始,到清朝统一完成的,恰好跟棉花在中国大量种植和火药兵器成为主战兵器的过程一致——这并不是巧合。棉甲在中国长期保持统治地位,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从明朝开始,中国火器技术,尤其是火枪技术发展缓慢,火枪的威力不强,也就使棉甲总有用武之地,如果中国像欧洲一样,在17世纪中叶装备了燧发枪,棉甲大概就要紧跟着被扫地出门了。不过在清朝,因为效费比问题,步兵一般也是不着盔甲的了。 2$3;Fzo  
    写到这里,感觉有些郁闷,因为棉甲毕竟是一种古老的武器,居然在曾经制造出良好的铁甲的中国排挤了铁甲,而且棉甲外形不美。所以对棉甲我不想说些什么。幸好在网上有对棉甲的介绍,我在这里引用就是了。、 Il ?L6d  
    “明代军士服饰有一种胖袄,其制:‘长齐膝,窄袖,内实以棉花’,颜色所为红,所以又称;‘红胖袄’。骑士多穿对襟,以便乘马。作战用兜鍪,多用铜铁制造,很少用皮革。将官所穿铠甲,也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为‘山’字纹,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子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 qiuia  
    明朝尽管逐渐普及棉甲,但头盔则是铁质的。因为外形良好的铁头盔可以有效的保护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从这里也可以看出铁毕竟比棉花强固,从而更受士兵信任。不过上面这段话我始终觉得有问题,因为没有提及明朝盔甲发展史上最大的事件:棉甲排挤铁甲。给人的感觉,好像明朝还是始终使用铁甲似的。 FJmedK2

3V  
   Gd4id*0b-  


    “清代一般的盔帽,无论是用铁或用皮革制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后左右各有一梁,额前正中突出一块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盘,盔盘中间竖有一根插缨枪、雕翎或獭尾用的铁或铜管。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颈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肩下有护腋;另在胸前和背后个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本图为清代戴盔帽、穿铠甲武士复原图。”

 |@"`u^h  
   j67345r  


    古代盔甲的真正末日,于1840年到来。这时的欧洲因为火枪的威力远远超过了盔甲技术的发展,军队早已淘汰了盔甲,而中国却还大量装备着。但棉甲对燧发枪,尤其是线膛枪几乎没有任何防护作用。况且,到了19世纪60年代,欧美各国还开始装备后膛枪,这种枪的威力就更是棉甲抵挡不了的了。其结果是,在很短的时间内,盔甲在中国消失了。 z%*y]@Z!  
     ~1k^= tq  
                   共和时代的盔甲 ^?*QDBX^  
    盔甲在士兵身上消失了一百数十年,但火力的发展使机动性的作用受到限制,无论怎么灵敏的规避动作,都难以应付机枪和榴弹。索姆河第一天的战斗,英军就损失6万人。可怕的惨剧迫使盔甲的装备再次提上议事日程。早在一战中,就出现了钢盔和保护机枪手的胸甲。在二战中,各国装备了胸甲,提供给执行特殊任务的士兵。朝鲜战争中,美军试用了尼龙铠甲。越南战争中配发的M69尼龙胸甲成为现代盔甲的先声。而美国直升机飞行员穿着钢甲,可以防备高射机枪弹的射击。但在芳纶材料还没有能够大量生产的时候,除了钢盔普遍装备以外,铠甲的装备是十分有限的。尼龙胸甲的毛病是穿着它很闷热。直到芳纶材料在70年代实现大规模生产,先进国家才开始了新一轮的装备铠甲的热潮。今天,最好的盔甲是美国的拦截者胸甲,在插入碳化硼瓷板时,它可以防范7.62毫米步枪子弹的射击。 DAykp}e  
    民国在20年代开始部分装备钢盔。由于民国工业力很差,所以大多数头盔是进口的。进口国有日本、英国、捷克、德国、美国等等。至于铠甲,那根本就是想都没想过。 t~,mqnMZ  
  共和国军队在跟民国作战的时候,大多数情况下是不着任何防护装备的,以至于可以用是否戴着头盔来区分敌我。击灭民国之后,从苏联进口了一些头盔,但在朝鲜战争中,中国军队仍然没有任何防护装备。共和国军第一次普遍发给头盔还是在对越南的战争中。而铠甲,对不起,直到现在位置仍然不是步兵的标准装备。1964年,共和国研制出玻璃钢胸甲。这种胸甲用3毫米厚的玻璃钢片作为防护材料,呈板甲状连接,并用多层棉纶制成外套和护肩,重6-7公斤左右。解放军后勤技术装备研究院(共和国军队研制武器的部门)在1966年至1970年研制出玻璃钢-铬钢玉-碳化硼复合结构和铝合金结构的两种铠甲,80年代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共和国研制武器的部门)研制出TF90-54和TF90-79钢胸甲。20世纪90年代,又相继研制出一系列非金属胸甲和相应的防弹插板。其中,有采用芳纶及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材料制成的软甲,需要时镶入防弹插板就可成为硬甲。据说共和国人在研制新的铠甲,这是一种软甲,当然也可以插护板,重2公斤(不插板时),防护面积有0.23平方米,可以有效抵御54式手枪用51式铅心弹在任何距离内的射击,以及大多数炮弹破片——只是“据传说”而已。但我真的希望中国军队早日穿上新式盔甲。因为在现代战场上,没有盔甲的士兵是根本生存不下去的。 j6Q4L3Ef  
    最近老是在新闻里看到穿着甲胄的“新罗马帝国”士兵在伊拉克巡逻,作战。在对着他们的铠甲流口水的同时,联想到了一千八百年前罗马军队攻占泰西封,不可一世的情景,那时候,罗马士兵不也穿着闪亮夺目的铠甲吗?有时候历史真像个轮回。

   



 最新5篇热点文章
 李小龙图片大全…[364813]
 地下黑拳传奇…[345459]
 人体要害部位图…[193920]
 新到中泰、K-1 MAX2006 比赛…[172866]
 本网站对世界各地培训中国功…[138815]
 
 最新5篇文章
 六次全国书法金奖--张立成的…[4540]
 九门挂棍——沧州武术的高光…[3620]
 中国式摔跤的希望--任宝才老…[3583]
 中国首位UFC冠军张伟丽成功…[2362]
 张立成:多才多艺的书法家…[12079]
 
 相关5篇文章
 全能的普京--全图片…[13652]
 人熊拳击大战——历史上的趣…[13178]
 头顶手开3砖 请欣赏…[10867]
 实用打架技巧…[109674]
 网站主编老顽童深切悼念马雷…[14384]



   
 最新 2 条评论

 [第2楼] 评论人: 枣庄小波   删除该条评论

欢迎广大习武者加入我的群以武会友 QQ群号 41556051

评论时间:2007-06-15 23:58:21
 
 [第1楼] 评论人: 蝴蝶飞   删除该条评论
哦,原来地球是这个样子的啊
评论时间:2007-04-19 17:42:27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