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拳坛可谓世界武技大舞台,各种武技都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只要能站得住脚。美国人通常将武技分为三类:非接触性的,或称非实战性的拳法(Non-contact),即以套路表演为主的运动形式;轻微接触性的,或称为点到为止的拳法(Light-contact),如空手道等;全面接触性的,或称实战性的拳法(Full-contact),如实战空手道、泰拳等。按照惯例,踢拳术(Kickboxing)属于实战性的拳法。它是自20世纪70年代初,在与东方武技的相互交流和切磋下,特别是从空手道和泰拳中不断汲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具有现代风格的美国搏击运动。
众所周知,拳击和摔跤是西方热衷的传统徒手技击术。在与东方技击家们的较量中,他们往往捉襟见肘、屡屡败北。残酷的现实迫使美国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他们开始主动地求教于亚洲拳师。而正当踢拳术悄然兴起的时候,就连美国人也没有意识到一项新兴的搏击运动即将问世。
起初,他们只将变向击打和跳转后摆踢作为主要内容强化训练,所以习练者在身体的自控能力上煞费苦心。但是,他们从未仔细考虑过对手的技术风格和攻防能力。在与东方武技的较量中,美国人似乎觉察到拳法比腿法更加有效,拳击手不仅熟谙拳击技术,护具精良,而且懂得该如何实施进攻与防守反击。相形之下,空手道拳手和泰拳手只会被动格挡,来一些花拳绣腿。而当拳击手参与这项运动时他们立刻就变得非常出色,很快成为踢拳术的能手,也使得踢拳术锦上添花。因为他们不仅拳击技术颇具威力,而且也掌握了各种必要的实战腿法。
那时的踢拳术训练或比赛,运动员必须穿着全套护具,而这项运动的发展得益于竞赛规则的不断调整和逐步完善。1970~1973年之间,比赛没有明文规则,也没有体重级别的划分,所有的竞赛一直持续到剩下最后一名冠军为止。竞技者只是被告知各种拳法、腿法、摔法以及扫腿技术是允许使用的,比赛过程如同自由搏击。后来膝顶、肘击和头撞被禁止了。之后,踢拳术比赛借鉴了实战性空手道的竞赛规则,腿法的运用限定在腰线以上,当然由此而形成的抱腿摔技术也是允许的。70年代末,踢拳术竞赛规则又发生了一些变化,扫腿、跪撑摔和其他摔法一并被取消。踢拳术也就成了实足的“拳击加腿法”了。运动员不得不在每两分钟一局的对抗中至少完成8次有效的进攻性腿法。这种技术风格或竞赛规则的最终确立,实际上是美国人与东方拳手相互妥协、彼此让步的结果。因为日本人和泰国人极不适应美国人的摔法,美国人也实难接受泰国人肘膝相加的打法。这就缩减和趋平了地域文化间的差异,同时也为这项运动的国际化奠定了基础。
现在的踢拳术比赛,运动员被请上了拳击台,地面铺上了空手道硬垫,竞技者穿着的护具也越来越少。对垒双方飞拳走脚,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比赛过程节奏明快、张弛有度,竞技场面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它的观赏性也随之陡增,大有盖过拳击比赛的趋势。现在,踢拳术在美国日益流行,从事这项活动的青年人也越来越多,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女子投身于这项运动,使得踢拳术更加引人注目。
面对踢拳术强劲的发展势头,世界踢拳术协会(World Kickboxing Association,缩写WKA)应运而生。于是,该组织的领导人开始谋划世界性的比赛。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人们却发现所谓的世界踢拳术比赛,与棒球和橄榄球如出一辙,它们不过是美国人之间玩弄的竞赛游戏。一些热衷于推广和传播此项运动的有志之士这才意识到,要想使踢拳术取得国际地位必须付出更加艰辛的劳动。他们首先想通过日本和泰国打开通向亚洲的突破口,不料却得到一剂闭门羹。因为这两个国家都不情愿将各自业已成型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徒手竞技模式,让位于一种外来的不伦不类的徒手技击术。尽管美国人派出队伍在日本和香港与日本人进行表演性的对垒,日本人也会像美国人一样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踢拳术的比赛,但类似这样的宣传收效甚微。
踢拳术在欧洲的传播相对容易得多。欧洲武迷基本上是通过杂志和电视这一媒介,了解到踢拳术的发展动向的。荷兰向来是泰拳在欧洲的前沿阵地,1983年第一届欧洲踢拳术比赛在阿姆斯特丹举行,荷兰、英国、美国、香港和日本的选手同台竞技,这次赛事英国人表现不俗。这样,世界踢拳术协会在欧洲的第一个坚固的据点建立了起来,很快这股势头波及到了德国、法国、意大利和其他西欧国家。1985年,荷兰人和法国人联合创办了世界踢拳术协会欧洲委员,踢拳术在欧洲的地位得以巩固。在美国人的不懈努力下,踢拳术在澳洲的发展一帆风顺。那里不仅拥有大批忠实的踢拳术观众,而且澳大利亚的参赛选手在世界拳坛上颇具竞争力。
80年代末的东欧巨变,为踢拳术在这一地区的传播开辟了新的市场。在前苏联,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习武活动是非法的。但实际上民间的习武活动禁而不绝,人们大多从事于秘密的地下武术活动。90年代景况大为改观,人们可以大张旗鼓地参加各种各样的武术活动。就在此时,踢拳术不失时机地打入了俄罗斯以至东欧诸国。有资料显示,90年代中叶,开展此项活动的国家已达七十多个,每周内至少有两次国际赛事。世界踢拳术协会在南非、印度等地也打开了局面。预计20世纪末21世纪初,成员国有望突破百家,并有继续扩大的趋势。
这项运动能够在短期内迅速蔓延于整个世界的原因还在于,他们充分调动和利用了现代化的舆论宣传工具,不断为其摇旗呐喊。另一条成功的经验就是,他们频频在世界各地的著名城市巡回举办表演赛,起到了遍播火种的作用。
回顾踢拳术的发展历程,并非掌声一片。许多人对踢拳术的发展方向问题议论纷纷。有人对竞赛规则中的技术限制提出异议,他们认为实战对抗需要一定的距离,当对方靠近时,人的第一本能是将对方扫倒或摔倒。如果只允许脚踢和拳击,那么势必将这项运动的技术风格引向单一,令观众兴味索然。也有人对竞技者过多地踢击对方头部深表忧虑。有人却建议应当有计划地将踢拳术打入影视界,而不要像有些动作片那样极力地宣扬暴力,令人望而生厌。而更多的议论则是对有关人士的抱怨与不满,甚至批评他们只知与人争强斗狠,而或装腔作势,却不去做任何实际性的工作。
从广义上讲,空手道、泰拳和法国萨瓦特都属于一种踢拳术。因为虽然它们的技术风格各有千秋,但它们的技术体系基本都是围绕着“拳击加腿法”展开的。基于这样的一种观点,某些西方人士误认为中国武术散手也是一种踢拳术。然而中国武术散手中至少还包含了摔法,所以这种观点是不能得到中国人的认同的。那么,中国武术散手的继续发展是否会与之趋于雷同或重蹈覆辙,的确是令人担忧和值得深思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