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闻调查》(CCTV— 1)的编导潭云在做《海灯神话》的节目时讲了这么一件事:她第一次去海灯的家乡四川省江油市重华镇时,走在街上打听海灯的事,人人都津津乐道,不等你多问,他们就会主动叙说起海灯的神劝、海灯的种种神奇之处,海灯简直就是他们心目中武术高超的偶像。至于“二指禅”,见过,每一个人都说见过,倒立着能呆好几分钟呢。听他们绘声绘色地叙说,再看他们饱含欣赏自豪的神态,真由不得你不信。
第二次再去,潭云他们是以记者的身份,带着摄像机再找那些人,奇怪,他们却不再说那些话了。问他们,人人都特谨慎,只说海灯是个好老头,一辈子习武,不讲吃不讲穿。原本是想在海灯故里找出事实真相,可被认为是旅游者和作为记者得到的答案竟如此不同。哪一次才是真实的呢?
要说海灯,差不多人人都知道。海灯法师嘛,还有电影呢。特别是他的二指禅功,尤其令人惊叹折服。人们的思维习惯地停留在“相信”这点上,多少年了,善良的人们因循着善良的准则,对任何见报、见刊、上电视的宣传一概深信不疑。
尽管作家张扬曾针对海灯现象撰书《谎言重复一千遍》,可茫茫书海新书频出,有几人注意这沧海一粟?张扬再写7O万字上下两册的《海灯神话》,可作家期待的反馈仍是不甚响亮,所车《新闻调查》的记者注意到了,他们本着揭示事实真相的原则,开始对海灯神话进行全方位的调查。
首先是走访各种人,海灯的徒弟、海灯的养子,四川省江油市委书记、政协主席,少林寺住持,电影摄影师,甚至武术教练以及相关的记者。再寻着海灯当年的足迹,四川——河南——四川上下走过,带回来的是还原了真实的海灯的故事。
重华镇,记者看到已被当地政府修葺一新的海灯的祖传老屋,看到门上贴着的对联:一 代宗师德高望重传亘古,二指禅功绝技惊天胜今人。记者问当中跟随海灯习武的海灯徒弟,你看到海灯到底有什么功夫?徒弟肖定沛说,没有什么特别的绝技,就教一些武术动作。他 随后又指着一处说,我们就蹲在这里练习打马步冲拳的。海灯当年就在自家后院教徒弟们练武。记者又问,有没有觉得师傅神得不得了,像敬神那种感觉?肖定沛答:没有。他跟普通人一样,只不过他学武术、教武术,还读点经书。平日里,师傅是很平易近人的。海灯的养子范应莲则说,他是集中华武术之大成于一身的人,是惟一正宗的少林大师。
在纪录影片片《四川奇趣录》里,海灯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二指禅功。只见他全身竖直 向上,仅用二指戳地,这一经典镜头是在哪儿拍的?记者找到了《四川奇趣录》的摄影师李震寰先生,李震寰直接把记者带到当时的拍摄地点——成都宝光寺的后院。在那里,李震寰首次向电视记者披露了一个秘密:拍片时,海灯已完全做不了二指禅。“毕竟他年事已高又有病,两只手抖得厉害。”那影片中堪称最经典的镜头是怎么拍出来的呢?李震寰指着一处 窗棂说,在这里栓根布带子,再把布带子拴在他脚上,把力量分散到上面去,力量不在两个指头上。而布带子又被巧妙地拍得看不出来。李震寰说:“因为当时导演一定要这个镜头,加上海灯也一再坚持,这等于是记录了他一生的辉煌,没有办法,只好采取这种方式。” 于是海灯和尚著名的二指禅就这样演练出来并留存于世,当时媒体盛赞这是“超人绝技 、绝无仅有之神功”。海灯也曾告诉记者,他的二指禅有无声子弹之称,发功用力,可使人五脏俱损,二指禅真有这么神奇吗?
在成都教武术的邹德发曾在1962年亲眼看过海灯的二指禅表演。他告诉记者,时当壮年 的海灯所表演的二指禅只能是侧卧身体用二指着地,并没有影片中全身倒立那样的难度。邹德发说,当时我和我的同学都很年轻,海灯在那边做,我们就在这边做。有一个叫邓昌立的也能做,大家就说你就是海灯了,后来就给他起外号叫海灯。
海灯的另一位贴身弟子饶成君说,所谓二指禅也不是什么绝活,是人们把它吹得跟绝活似的。邹德发还说,只要手臂有力量,基本都能做。这只是一种练功方法,要说实用,我看没什么实用价值。我有个学生叫黄绍松,能坐在地上,用两只手指慢慢支撑倒立起来,海灯达不到这个水平。
记者又找来20世纪80年代初海灯与范应莲在河南做武术表演的一段录像,看他的套路很 慢很慢,比太极拳快不了多少,也许这才是海灯当年武功的真实水平?就这样的表演也敢称 盖世武功?海灯也由此成了中国武林泰斗?记者再启程到第二站河南少林寺进行实地考察。有天下第一名刹之称的少林寺,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当年在有关海灯的报道中,几乎都要提到他与少林寺的关系,海灯也曾自称他的师傅是少林寺的汝峰和尚。记者见到了自幼出家在少林寺的高僧、如今少林寺第30代住持素喜。素喜和尚说,少林寺不仅没有一个叫汝峰的和尚,而且就汝字辈来说,也属第67辈,要到 30O年后才会有汝宇辈和尚出现。那么证明海灯少林身份的敦请书呢?素喜回答没看过。敦请书上的两个印章与少林寺自民国以来一直使用到现在的两枚也不一样。记者又问:当初是请海灯回来做方丈吗?素喜连连摇头:不是,不是。少林寺自第28代方丈圆寂之后,直到1986年才有第29代方丈,这中间有 3O0年的空白历史。显然海灯是不可能在1982年升做第32代方丈的。
现在看起来,谜底似乎很容易地就被一个一个揭穿,可这么容易被揭穿的神话是怎么造出来的?持续这么久的海灯热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海灯神话是如何造出来的?
正像海灯的徒弟肖定沛所说,海灯跟普通人一样,在重华镇生活期间,除了教徒习武之外,读点经书,还常常为老乡看病,总之一直过着平静的日子。直到70年代未,一部电影在 海灯的生活中搅起波澜。1979年,一个摄制组在四川拍摄奇人奇事,导演偶然听说江油有个会武功的和尚,于是海灯就被请进《四川奇趣录》这部纪录片,并在电影中利用辅助方法,将二指禅功昭世。影片在全国公映,海灯首次大名远扬。8O年代初,—部反映少林武术的电影轰动全国,到河南少林寺习武忽成狂潮,各地青少年不但蜂拥至少林寺,还在本地兴起习武报国热,少林功夫一时间热遍神州。
1982年11月,第一篇把少林寺与海灯联系起来的新闻报道见之于世,作者就是海灯的徒 弟肖定沛。肖定沛后来解释说:“少林热,武术热,正适合那时候的宣传气氛,所以写这样的稿子也比较好发。”从此以后,海灯武功一律被冠以少林绝技之美名,海灯与少林寺的渊源也被传扬出去。
1983年底,海灯携徒范应莲等人来到少林寺,并自此以少林和尚的身份出席各种社会活动。海灯由此成了宣传热点。他在媒体上的身份也开始不停地发生着变化。由少林寺副住持上升为少林寺第32代方丈、少林活佛、少林法老等等。他的养子范应莲说,主要是电影放了以后,少林寺又太热了,这样法师一到少林寺就被铺天盖地的报纸宣传,很多人接二连三来抢这个热点,想宣传法师.就是这样海灯的另一个徒弟周传鑫说,在河南,海灯法师—去新闻记者就来摄像,河南官方就重视了,河南政协马上就给了海灯法师一个政协委员的头衔。
记者了解到,到了1985年,海灯已由河南省政协推荐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而到了80年代后期,有关海灯的连篇累牍的报道终至席卷全国,海灯更升格成反帝反封建、除暴 安良、抗击倭寇和美帝国主义的英雄,又一部纪录电影《少年海灯法师》居然更拍摄出海灯的—指禅功。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记者还找到了一个在宣传海灯活动中功不可没的人物丁学书。丁学书,有海幻研究专家之称,是原四川省军区录像室主任。他曾撰写过大量关于海灯的新闻报道,并编写了《海灯大师》、《海灯法师》等电视剧。记者问,1982年以后,媒体对海灯的 宣传您认为有没有不得当的地方?丁学书回答:现在来看肯定有一些地方是夸大的。记者再问,您写的关于海灯的一些报道中比较夸张的说法,比如说他是少林活佛、少林法老、第32 代住持等等,根据是什么?丁答:是当时听到和看到其它报纸上有这样的说法。为什么没有 去核实呢?丁学书说,我认为报纸上登过的可能就是真实的了。于是海灯神话就在这种人人 追风、以讹传讹的形势下一再被夸大。
1985年,海灯离开少林寺回到四川江油,同年,一座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宫殿式建筑在他 的家乡江油市奠基动工了,并于1988年 9月落成开馆,命名曰海灯武馆,海灯担任第一任馆长。在这座占地24亩、投资 16O万元建成的武馆里,海灯的诗抄挂满回廊,海灯的汉白玉塑 像端坐在大殿中央。现在再问江油市委副书记,为什么当初要建海灯武馆呢?这位副书记回答:作为地方党 委、政府来讲,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和我们的事业,就需要打出名牌,需要利用名人效应。这位副书记还说,李白是江油人我们就要隆重推出李白,海灯是江油人我们就要推出海灯。文有李白,武有海灯,这事对我们江油很有利。记者看到,海灯武馆特地建在与李白纪念馆隔河相望的地方。看来在地方领导者的心目中,只要对发展经济有利,管他什么真假拿来用就是了。哪怕你是吹出来的,哪怕你是千年以前的,我现在给你对称在一起,就不怕招不来财源。
不是没有人质疑过80年代,海灯热遍全国,海灯已成为相当一部分人崇拜的偶像。可仍然有人对诲灯现象提出了批评质疑。敬永祥,《四川日报》社记者,作为海灯的老乡他曾当面采访过海灯。1988年,他第一个站出来对海灯法师提出不同看法。《新闻调查》的记者此次也找到了他。 记者问他是什么时候开始觉得对海灯的宣传有点不对劲儿了? 敬永祥回答:我第一次采访他的时候,就感觉当时的宣传有过分的地方,吹得有些神,和我看到的、采访到的完全不一样。后来我又进一步认识这个问题,再加上有些海灯的徒弟告诉我一些内情,直接弄虚作假的内情。
1989年,敬永祥公开发表长篇报告文学《海灯现象——八十年代的一场造神运动》,亮 出自己的全部观点。敬永祥对海灯现象的批评引起范应莲强烈的不满,范应莲写了《我的恩师海灯》,并编辑出版了《海灯法师画传》,以回应敬永祥。此事在当时曾引起极大反响,各地媒体纷纷发表文章,各抒己见,加入论战。范应莲还以名誉浸权将敬永祥告上法庭,双方展开了长达十年的较量。
1993年 5月29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判敬永祥败诉,敬不服提 出上诉。1998年 8月17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判敬永祥败诉。双方交锋的焦点始终是两个:第一,海灯在影片《四川奇趣录》中的二指禅表演是不是真的。第二,海灯到底是不是少林正宗。 2000年11月28日,敬永祥因质疑海灯神话在北京被授予反伪科学突出贡献奖,一个被法 律判定做了错事的人,却因同一事件被权威部门授奖,这其中的奥妙又该如何解释?
还原海灯真面目
海灯,俗名范无病,出身贫寒,父亲是重华镇上的一个穷裁缝。海灯在少年时随舅父习武,青年时在成都出家,后来一直出游四方。60年代他才回到家乡,在重华镇定居下来。海灯是个苦行僧,生活十分简朴。回老家后以教武为生,吸引了附近不少的青少年。他待人平易。用当地人的话说“是个好老头”。
按理,出家人应该万物皆空,可海灯的老朋友、四川省江油市政协原副主席周玉乾说:他恰恰把名看得很重,他的弟子也多爱替他吹嘘。也许这也是使当时海灯神话得以广为流传的一个原因吧?
《新闻调查》的记者最后提出一个问题就是:对海灯的这种夸大的宣传给后人留下的会是什么? 丁学书说:“有些已经过去的问题不需要再拿出来。我认为没必要了,因为那个年代已经过去了。”真是这样的话,我们不是就会给后代留下一个不真实的历史吗?在江油,有专门为海灯修建的灵骨塔;有漂亮的琉璃瓦屋顶的寺庙,寺庙里正供奉着一个很大的海灯的坐像;海灯的老屋还正在进一步修葺。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年代确实已经过去了,成为了久远,可这些文字以外的东西却作为历史在保留着,你说让后人如何解读这段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