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八极拳功之理念,是我从事八极拳、少林长拳、形意拳、大成拳、元陀陀内家功法数十年,敛精聚奇,身受体会,从而悟化诸家功法之窍要,即:通过内功之修炼, 涵养身心灵动之内力,感知和转化一切外来作用力,使已立于安然之境地的妙果。
阴阳八极拳功的宗旨是为了充实、丰富八极拳理、功法。所以,我将自己的研习心得定义为"开门八极拳的拳理、功法--阴阳八极拳功",为着使传统八极拳术的整体风貌得到全方位质的提高。
阴阳八极拳功不仅丰富了八极拳理论,它还添补了八极拳谱只有术语名称,而无练功功理及功法指导的理论空白。并且纠正了八极拳自身以及武术界对八极拳名和八极拳精髓的许多误传之说。不仅为八极拳正了名,也为八极拳正了纲,更使得八极拳今后之发展能够冲破以往的迷惘与保守,能够沿着功法程要之章法健康地走向发扬、光大拳学之武道。
阴阳八极拳功的阴阳之概念,是我师从形意拳名家钱雨生先生、赵华章先生、大成拳名家张恩桐先生、元陀陀内家功法大师李大市先生诸处,接触到道家功法,并了解到有关《易经》、《太极图说》、《阴阳八卦》、《五行学说》等理论,参照八极拳谱之简载"无极动则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极者,无机归元也"的精神,对照《太极图说》"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阳分阴,两仪立焉"的阴阳对立、统一、消长,转化,滋生不息,变化无穷的八卦五行辨证运动之思想,将八卦象阴阳属性之理能与人体八极头、肩、肘、腕、胯、膝、足、臀八大突兀部位阴阳功能之机能科学地有机联系,并运用到实践之中。从而发掘出了开门八极拳潜在的阴阳易理之功理、功法。为突出阴阳易理乃八极拳功法、功理之根本,故命名为"阴阳八极"也。
再有,本来开门八极拳内外兼修,可近代以来,修炼硬外功是(如铁肘功、铁掌功、铁肩功、铁臂功、铁背功等)虽尚有人坚持,但修炼内功的却很少见了。
我想,这或许同当时的历史环境和人们的习武目的有关吧。(专指八极门)
我们知道,清朝的后几代和民国期间,正是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的非常时期。这时人们的习武目的,大概不外呼防身自卫和保镖护院。因社会动荡不安,因没有静寂的地方,也没有闲暇的充裕的时间能够定下心来,静心敛意的日不间断的修炼内家功法。为了生存之本钱,他们只能练些见效快的拳脚,机械功夫及抗击打能力强的,出手重的外家硬功。当然,更不排除人为的秘而不授之因素。这无疑造成了现今的八极拳刚猛暴烈有余,圆活弹忍韧欠缺的偏外型之状况。
时至今日,武术界普遍认为八极拳重刚而轻柔,重外而乏内。
造成这样的原因,一点是上面的可能性。一点则是因为八极拳自身始终没有详实丰富的内家功法之传载,以至开门八极拳偏离了内外双修的拳学之正轨。
为了振兴八极拳学,光大开门八极拳之精神,我仔细地反复揣摩了八极拳谱后,我肯定的认为:开门八极拳应该属于道家传系的武功范畴之拳种。如同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拳。
因为,在八极拳谱中明确记载着:"无极动则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跪膝者南北二极也,摞手者天地转也,腰步盼前顾后也。八极者,无极归元也"的道家太极理论和阴阳八卦学说之思想。理论虽不丰满,但足以说明和开门八极拳有着内因外果的必然之联系。
虽然,八极拳谱又记载:八极拳是由一名"癞"的和尚传下来的。但我认为,形成这种"道"观"僧"传的自相矛盾之现象的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所谓二次续谱时,人为地将八极拳祖源附会于少林佛家系。因少林系素有"武林之尊"地址说;二是鉴于当时的历史环境,可能道教在社会中不为人们所重视之故,致使道教武学之思想在八极拳的传袭上,丢掉了应有的位置。
出现这种佛家的"癞"和尚传"八极",而拳理却是道家的"太极阴阳学说"的矛盾之怪现象,不能不说是八极拳的历代传人们所遗留的历史问题。
其实,只要认真到稍微的用脑想一想,就不难看出:一个佛教的和尚,怎会用一种阴阳八卦的名称来命名新创之拳功为"八极"拳呢?少林派系很鲜见与太极阴阳八卦学说有关的拳种,只有道教派系才有围绕太极之思想的拳种。
传统的道教武学之拳功体系都是起源于太极、八卦、五行阴阳理论之学说。如太极拳的太极理论;八卦拳的八卦理论;形意拳的五行理论;以及八极拳的阴阳八极理论。
开门八极拳不仅仅是以阴阳八极之联系而冠以拳名为拳术肢体名称的拳种。它和太极八卦阴阳学说有着内在的功理之化生,如此,才有了内外双修之定义。
阴阳八极拳功认为:太极开天地,天为乾为阳,地为坤为阴。人之乾阳在内为心,为神灵,在外为首,为神明;人之坤阴在内为肾、为精气,在外为足,为气力。
阳神阴气内合入穴复凝神,神定穴动而复生精再化血,升而复为神,聚而化为力。
练精化气足,练神灵还气盈,精气足则血旺,血气旺则神灵健,精、气、血、神合化而力湃。神、气、血、力遍不全身,无处不到,无处不在,从而激发和推动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功能的活动,增强身体生命活动的能力及拳功功力功法的能量。
八卦论变化,八卦八个卦象代表着四对阴阳对立的符号这属性。在对立、统一、消长,转化的自然规律运动之中,八个卦不仅可以变化成六十四个卦更可以无穷尽的繁衍不断。
八极拳的八大突兀部位(八极)之头、肩、肘、腕、胯、膝、足、臀同样寓含着四阴四阳之属性。八极每个部位的生理功能都有八面作用力。合为八八六十四面作用力。六十四面作用力随机施为、任意衔接转换之活化,可产生形状各异,功用多变的运动力学之效果。
总之,随着八极形体变化之转化,六十四面作用力在运动之中就繁衍生出连绵不断的动力之变化。八极动,力生变,变则化,化则灵,灵必果。变化无穷,其力学运动所蕴藏的无穷妙用亦难以笼统。因动力尽在阴阳转化之间,数之可百、推之可千、可万、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即一阴一阳谓之道也。
运动产生形变,形变产生力变。形变为阳,力变为阴。阴阳合一即为作用力或曰反作用力之效果。
形变可以转化力变,力变亦可活化形体之灵动。此类奥妙惟有通过修炼内功才能得以体验。
太极寓意着宇宙混沌一气为始,分含阴阳消长、转化、对立、统一之规律,体现着事物的量变、质变之思想。 八卦以阴阳符号反映客观现象,代表着阴阳二气演化万物生成的性能之精神。
八卦的划线"-""--"叫"爻",指日光、月光之交会。"爻"代表着阴阳气化,"爻"之动则有卦之变,卦变则有生化。
"爻"是阴阳气化的始祖,即纯一阳,纯-阴。纯阳纯阴之交合,入定生动,动则变,变则化,化则灵。 从对太极、八卦阴阳学说的阐述中,可以看出,内气对于拳法劲力之变化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是具有神奇之效力的。
由此可知,八极拳确实和八极、八卦有着理论思想上的内因外果的必然功理之联系。
内气(内功)之修炼,旨在通过天、地、人所共具有的阴阳二气的相互之感应,使之在人体内不断相互作用,从而产生人体生理功能新的生命活动之源泉。此即"养浩然之气"也。此气不仅可以使人长寿,更能活化人体生理功能之素质,激发人体生理机能之潜能,催化拳法的高度灵动性和增强功法之功力,此即通常所说的内功之内力也。
内功之内力,不仅力道充沛,连绵不绝,更因内在的气机在人体内无处不到,无处不有,故而又能改善人的精、气、神和提高适应能力,产生极强的缩张变化(感应)之功效。缩则引进落空,张则崩抖弹震。缩为柔,张为刚。
所以只有加强内功之修炼,辅以外功之锻炼,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内外双修功,才能使功法刚柔兼备,拳势刚柔有体,拳法刚柔机变,劲力刚柔达化。
由于阴阳八极拳功注重"气"的力变之功,所以才有了八八六十四面作用里之功法,而不谈八大招的八八六十四手之术法。这也是阴阳八极拳功对传统八极拳的"八大招"是秘技绝招说法的一大突破。
因为阴阳八极拳功重新塑造的开门八极拳之品性特征始终强调以"功气"生化拳,以"力变活化法的拳功之精神,所以,将开门八极拳的拳理、功法定义为"阴阳八极拳功"。
再有一个问题,长久以来,八极拳门始终将"头顶蓝天脚抓地,怀抱婴儿肘靠山"之马步蹲架误认为即"八极柱"。对此说法,我持疑义,因为此种认识是不符合道家修炼八极二气之精神的。
因为既然是"八极者、无极归元也"。理应内功修炼之柱式"体松而形圆,意静而气眠"才是无极入定之象。
体松即:形体松垂不着力;形圆即:双手下垂抱太极;意静即:摒思敛意空无物;气眠即:气平神闲炼丹体;而"头顶连天脚抓地,怀抱婴儿肘靠山"其式四象并举,八极用力,上下较劲,左右着急,虽然强调气沉丹田,仍难呼吸顺畅。皆因意想架势之工整、招式之意向,固而神不能闲,意不能静,气不能平,体不能松,经络紧张而使气血不能自然之循环。此种架势很难进入修炼丹体元气之佳境的。也就根本上说不上是"八极归元"了。
究其实,此种架式只属于蹲架子的一种基本功而已,俗称"八极架"。主要练下盘腿部的耐力和肩、臀部的持恒力。其意境同内家功法之养练毫不沾边。 还有一个关于八极拳之品性的拳学意境的根本性质的大问题。这个问题即显而易见,却又被人们所忽略。正因为忽略了这个显而易见的根本性质之问题,才引发了前面所提到的种种不利于八极拳学正确的传导和发扬光大之发展的现象。
这个问题就是卷名和文中多次提到的"开门八极拳"之"开门"二字。 历代八极拳传人皆知八极拳是正确名称应为"开门八极拳",但对其义却谬传误解至今,并省略了"开门"二字。孰不知,正因这一误一省之间,就丧失了"开门"二字的独到精神之内涵,更失去了八极拳功法赖以生存发展的生命源泉之本质。
对于"开门"二字,八极拳门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打开神拳往后传"的开门立派之说;一种是"先开门,后进招"说。 这样,又产生了几点疑问:首先是为什么说法不一?其次哪个拳种不是开门立派才传衍下来的?再次先开门、后进招的说法也未免粗浅不妥,不符合八极拳技击风格。众所周知,八极拳的技击风格是挨、傍、挤、靠、近身短打。试问在如此近的距离内,岂容你亮开架式、敞开门户后再进招?再说,拿招亮式也不是八极拳的技击风格。
那么"开门"二字究竟是何所指呢?
内家功法元陀陀在论功果中言道:"气旋窍开。气乃元气、旋乃陀陀、窍乃气血(命门),开即命门通……也。命门在脐下三分处,任、督二脉阴阳相交之处所耳……。神驭气行,拱关而出,此关即通,八脉皆通,其机一发而刚柔达化,知内、知外而显神通也。
联系元陀陀功法之理论,不难理解八极拳的"开门"二字,本是道家武学中修养精、气、神至关重要之关键心法在拳功功法中显著作用之强调,指出了必得使内修功达到通关开窍之佳境,八极才得以贯通,拳功才得以刚柔默化而神妙无穷之根本。
八极拳始祖用"开门"二字来定义八极拳,并冠以"开门八极拳"之称谓,其理深蕴拳功之中,其义开宗明示,足见是位道学高深之武道大师。
由于八极拳迷失了自身最为宝贵的内功练养拳功而生化的本来、品性,致使开门八极拳的内在精髓--"阴阳八极、拳功生易;寓刚寓柔,重在修气;六达开功,融体潜意;抱元化力,法开天地"之功法韵征荡然遗尽,从而造成现今的刚硬风格。尽管八极拳一再声称自己是内外兼修之拳种,因没有真实的拳功特性之展现,更没有充实详尽的理论依据之流传,故而形成道家拳系不认同,佛家少林拳系无此枝的困惑武林拳系谱的尴尬现象之产生。 指出了这许多的问题,阐述了对这些问题的剖析及改良之观点,目的则是为光大"开门八极拳"原来固有的内家功理之思想。 所以,吾将我的心得功法命名为"阴阳八极拳功"也 。
作为八极拳的继承人,我有责任和义务将开门白中的内家功法之思想发掘出来,并倾全部热情将岂充实完善起来。于是,我将元陀陀内家养生功法之"陀元柱"式略加修改,使之符合"八极归元"之精神,为其命名为"乾坤柱"。而且撰写出相应的柱功功理及功法诀要,从而弥补了"开门八极拳"的内家功理、功法、拳理、拳法之缺憾。
"阴阳八极拳功"、拳学之精神,是为着将"开门八极拳"加以研究,破除不合理的讲究与说法,发掘潜在的积极之因素,拓展符合"养生护体全赖乎于气,知内,知外总慑于神"的武学研修之思路,用经过实践的、科学合理的功理、功法充实八极拳理,赋予全新的拳学之概念,焕发开门八极拳"阴阳易变、机发于道;道为气始,幻力化法"之内功的自然感能之潜质,变'传统'刚形硬势为罚出自然随意,功力刚柔迅疾,使开门八极拳无论在拳法、功力、功理、技战术、战略思想诸方面都有高意境的研学之方向。
作为开门八极拳的拳理功法之指导的"阴阳八极拳功"仍以不仅头、肩、肘、腕、胯、膝、足、臀之八大部位为开门八极拳功只主骨架,是为阴阳八极;以少林长拳翻转灵活之身形为拳功之身法;以形意拳起、落、钻、翻、拧、裹、化、旋之劲力为拳功之劲法;以大成拳无形无势、无招无象、手不空出、回手如钩、抱元化力、触点即发等技战术为拳功功法之发放;以内家功法练养精、气、神为拳功功力、功法之性命。并将悟化"八极"乃"八孕阴阳、极育奥妙"之生易不息、生发万象的科学原理,作为拳功法理核心之要诣。从而使开门八极拳的整体风貌得到了全方位质的升华。"阴阳八极拳功"是开门八极拳练功步骤及层次意境的指导性理论之著述,是开门八极拳的功法、拳理之论著。
作者:天津市八极拳联合学术研究会会长 赵福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