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拳,是中國古老拳種之一,全稱“開門八極”。“開門”意為攻法 (俗稱“六大開”),破壞對方“門戶”(防守架子)。“八極”意為出勁可達四面八方極遠之處。
關於八極拳起源的時間和地點,有不同說法。一說,明代禦倭名將戚繼 光在『紀效新書‧拳經捷要篇』中,介紹當時有名的十六家拳法時,曾提到“巴子拳”,戚氏為山東蓬萊縣人,當地“巴子”與“八極”發音相似,“巴子拳”可能即“八極拳”,或為“八極”之古名。另一說,八極拳傳自清代河南省岳山寺和尚張岳山,故“八極拳”有“岳山八極”之稱。上述說法均待進一步考證,目前較為可靠的是『滄縣誌』的記載。
『滄縣誌』不僅記載了吳鐘的情況,而且記載了繼吳鐘之後八極拳名手 吳榮(吳鐘長女,八極門譜三世。八極門尊道士為一世,吳鐘為二世)、李大中(四世)、張克明(四世)、張景星(五世)、黃四海(五世)、李書文(六世)、韓會清(六世)、霍殿閣(七世)等人的情況。傳授給吳鐘的道士究竟為何人,雖尚不知,但是,從全國各地傳授八極拳多出自孟村以及孟村至今仍有吳家嫡孫傳授八極拳的情況看,現在的河北省孟村是我國八極拳最主要的發祥地。
八極拳之所以雄距拳壇,代代相傳,是因為它的技術內容和技法特點, 均獨具一格。八極拳在勁道(發勁的方法)上追求崩、憾、突、擊、挨、 戳、擠、靠等勁。
崩是短勁,即在短距離上一瞬間的爆發力;撼指全身被撼動所發的力; 突是突發的,貫穿全身的攻擊力;擊是直著或橫著打出去的力。崩、憾、突、擊之力,概言之,即如火藥爆炸時所發的威力,以此之力達四面八方,這是八極拳最顯著的特徵。
挨、戳、擠、靠是指用肩、膀、肘、背、髖、膝等部位打擊對方所發的 力,它體現了八極拳在實戰中以短制長的特點。
八極拳 的技術具有獨特的風格,在武林界獨樹一幟。除了通常哪個門派都能見到的「{悼晴}踢」外,還重視了『崩撼突擊』和『貼身近發』。就是所謂的近身短打。
1.動作乾脆、發力爆烈
八極拳的招式簡單明了,非常乾脆,動與靜分得很清楚。並且發力非常凶猛,破壞力也是很大的。發力時要全身行氣,做到六合才能產生爆發力。手到腳到,近身力到。挨、幫、擠、靠,全身沒有不到的地方。
2.結構嚴謹、樸實無華
八極拳的動作構成嚴謹,沒有修飾,伸屈明確,沒有沒用的動作。所以動作灑脫,看上去優美而素樸,雖然有點一見單調,但是實際內在豐滿,攻擊的確。 剛中帶柔,一發即緩而變化。柔中含剛,防巧撥千斤,乘機攻擊。
3.二心穩定、氣沉海底
二心穩定是指中心和重心安定。練習時,使重心落于體中心,身驅垂直不偏,出手不能離開身體的中心線,再收回來。 不管什麼時候,只有自然地沉下氣,保持重心的安定才能產生強大的力量。不失己重心的同時,擊破敵方重心,打倒對方。
4.動作靈活、舒展大方
八極拳的技巧範圍廣,變化幅度大。並且動作俊敏,舒展大方。在身法上採用動物的象形,在招式上按動物的動作來取名的也很多。比如說蛟龍出水、猛虎翻身、白蛇吐芯等,精、氣、神皆貫全身,自然的動作在敏活中富于變化。
5.健身防病、技擊性強
八極拳不僅在技擊術方面很出色,並且做為一種養生法,按體質、年齡進行練習就能保持身體強壯,預防疾病。八極拳的目的是養生與實用,在強身健體的同時,技擊術的水平也會隨之提高。
尤其是八極拳的技擊進攻性凶猛,見招發招,對方打自己也打。就是說根據對方進行反擊,同時依此來制服對方。八極拳在練功時有形,可是在實踐中是無形的。如果能達到無形階段的話,人體八大部位的作用就會充分發揮,前後左右、上中下,不論從哪個方向都能做到連續進攻。
※以上為吳氏八極所列之風格特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