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当山教道与武当山悠久的历史渊源甚深。《禹贡》记武当山“在周为楚北境,战国时为均陵境,有古寨城,楚筑以防秦。”秦汉以来置武当县、武当郡,宋元两代置军分路,皆武当名。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省武当县入均州,以后历代沿袭。而周朝至东汉末期,武当山也已成为修仙炼丹家和隐士、采药者向往之地,《图经》记“武当,神仙窟宅,自黄老设教,神仙至人栖之者众。”周康王的大夫尹喜及其弟子尹轨,汉武帝的将军戴孟,东汉末期著名方士及炼丹家马明生、阴长生等曾隐遁武当山修炼。东汉末道教诞生以后,武当山逐步成为中原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延至魏晋南北朝,入武当修道者增多;到唐宋时期,武当山道教随全国进入一个兴盛期,隐居修炼者有著名道士姚简(原为均州刺史)、逊思邈、吕洞宾、郭天为、陈抟,并兴起真武信仰;到了明朝,武当道教进入鼎盛时期,把真武神奉为皇家的保护神,并召诰武当山道士张三丰入宫,派二十余万军民匠夫,建成宫观祠庙33处,1800余间,还加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玄岳太和山”、“治世玄岳”,使其地位高于五岳,成为“天下第一名山”,真正成为“朝廷家庙”。
武当山道教形成的历史渊源除上述历朝历代处于统治需要人为推波助澜之外,自然有其思想、哲学渊源。作为自然形成的因素,它来源于三个方面,即古代宗教和荆楚巫俗的影响,古代道家哲学和阴阳五行思想的影响以及东汉以前的神仙信仰和方士方术的影响。因此,中国道教深深植根于中国古代社会,发源于中国古代文化,武当山道教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支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