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章属武友原创,其内容未经本网站证实,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内容可能引起某些人反感,如产生纠纷本网站只负责删除)
学武之人 ,多有勇猛之血气,兼有豪爽之风骨。
然而,勇猛若非理智而生,则为愚勇;豪爽若非正义而长,则为盲侠。勇气和侠义,是武德的力量,但不是拳头的力量。这就是道德勇气与肉体勇气的区别。
武士之勇,有“大勇”和“小勇”之分。通晓仁义道德,明辨是非善恶,匡扶正义,除暴安良,惩恶扬善,扶弱济困 ,即为“大勇”之举。是非不分,黑白不明,见利弃义,逞强斗勇,恃强欺弱,以武谋私,则为“小勇”,亦即“匹夫之勇”。
曾被誉为“武术精英”的乔立夫,就是一个典型的“匹夫之勇”。
乔立夫从小习武,后入体育学院专攻武术散打。他多次获得国内武术散打冠军,曾取得东南亚武术比赛冠军,更荣登过世界武坛的领奖台,被中国武协授予“全国武术精英”的称号。据说他出拳力量3000斤,一脚能把150斤的麻包踢出3米远。虽然他武功出众,武技过人,然而武德极差。他曾忿忿不平地说:“凭我的武术功底,凭我的能力,我为何不能拥有金钱?为何不能拥有女人?”正是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的滋长,已有妻室的他,沉迷于女色,到处拈花惹草,公然与“三陪女”同居一室。为了与相好的女人出气,他恃武行凶,大打出手,抄了对方的住处,抢劫30多万元钱财,并将石头捆在被抢劫者腰者。为了供自己寻欢作乐,花天酒地,他以武结邦,纠集职业打手,劫车杀人,绑架外商,勒索80万元港币后,还将外商残忍地杀害。一个“武术精英”,已完全变成了一个杀人越货的流氓恶棍。

抓获乔立夫的全国劳动模范卢伟琪
像乔立夫这样的武林败类,毕竟是少数,但其教训却十分深刻。中国的武术,往往对勇敢、顽强、威武、豪迈的武勇推崇有加,而对正义、宽厚、谦恭、仁爱的武德却重视不足。其结果,使有的武士只顾逞匹夫之勇,忘了守大义之勇,最终干出愚勇的蠢事,甚至做出伤天害理的坏事。“勇敢寓于灵魂之中,而不凭一具强壮的躯体。”习武之人,需要的是大义之勇而不是匹夫之勇。
2000年4月2日下午,两名高大男子抢去一妇女金链逃跑,被妇女身边的女子短跑前国手杜秀杰飞步追上,与随后赶来的巡警一道将其活捉。读此消息不禁扑哧一笑。嘲笑窃贼倒霉之余,脑际浮想连翩。
首先想起60年代,广州公安女篮一队员勇擒扒手的类似事件,继而想起屡建奇功、威震敌胆的南海市巡警副中队长、全国散打冠军杨建芳,深感在我们生活中,要是多些杨建芳、杜秀杰这样的体育尖子,该有多好!反过来,倘若短跑冠军是抢金链歹徒,散打冠军是杀人犯(如乔立夫等),哪有多糟!
体育和政治的关系,人们常常争论不休。有人认为,体育只是健身娱乐手段,与政治无关,甚至指斥体育与政治纠缠一起是堕落,大叫“体育远离政治”。看来此说不对了。体育可以成为杨建芳、杜秀杰等歼匪擒敌的刀锋,也可成为乔立夫之类杀人拒捕的利刃。我们生活在阶级社会中,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目的用它,会产生迥然不同的社会效果,便具有强烈的政治色彩,或说阶级性。
故此,我们必需趋利避害,自觉把体育和德育,也就是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提倡全民健身不忘造福社会,提高技术不忘道德修养,育才必先育人,竞技更竞思想,使体育更好地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服务。把体育和政治割裂开来,甚至要政治远远离开,很易为坏人所乘,把体育引入歧途,对群众体育、对青少年训练、对攀登技术高峰,都有百害而无一利。
杜秀杰擒贼一事活像话梅———初舔怡神,细咂余味不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