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散手搏击网 >> 讲武堂 >> 大师论断

 
论中华剑术
来源:sanshou.net  发表人:老玩童   点击数:5457   发表日期:2006-01-24 15:41:56

用劍的特點和基本劍法

    所謂刀走紅,劍走黑;刀可靠身,劍宜遠身而不過腦。又謂刀似猛虎,劍如飛凰,即形容刀力勇猛,劍走輕靈。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拿刀多滿把用力,極少分前後二指;但用劍則有時前二指用力,有時卻後二指用力,全把用力時較少。

    用劍的基本手法包括:點、削、劈、攔、撩、捧、剌、斬、崩、壓、絞、截、帶、托、穿、架、掃、抹、推、掛、提﹝還有挑、挫、攬、逼、勾﹞。用力時有前後,也有一動含數種力。

    用劍時,腕、肘、肩、腰、胯皆要放鬆;使進、退、竄、跳都可以輕靈穩固。左手伸中食二指屈大指以利點剌,時有按於右腕以助腕力,俗稱劍訣。

    劍法雖多,但情理俱出一轍,故練劍者應不拘於形式,動作要合乎生理,變化敏捷,緊守門戶,令敵無隙可乘;切忌急於擊人而疏於自防,破綻百出。

    練劍貴乎心靜手熟,每劍每勢均切實練習,務求動作準確。

    劍是短兵,以短敵長實非易事;若敵方以長兵快攻,即使劍術了得,也只能避;如敵能及時回手,保持距離,則劍無勝算。用劍者一可撥擋長兵,使它不能回手再進,二或可在敵長兵用老的一瞬間,速進入長兵防衛範圍內,劍才有勝望。故此用劍必須配合身法,方是劍術之實際功能。

1. 起手交鋒莫打梢

與人交鋒不可招架對方兵器之梢﹝頂尖﹞,以防落空而晚人一著,稍遲必遭人襲擊。

2. 裹身跳步似梭拋

用劍防衛全身,不可輕進;如敵兵扎老,我則急進,快如拋梭不可遲緩。

3. 三尖門戶須緊閉

三尖為鼻尖、劍尖、腳尖,防守時此三點對準,則敵人無隙可乘。

4. 還防吞槍詭計包

吞槍即將槍抽回;若敵人有意抽回再剌,即虛點實剌,若此時進擊,易墮陷阱;但若能快速隨槍跟進,在敵抽回時,劍已擊至敵腕,雖是詭計亦是我機會。勝負決於工夫苦練。

劍術?劍道?

    中國一些手藝、技術傳到日本,得到了獨立系統化和程序化而稱之為道;日本吸收了中國的茶藝,演變出茶道;日本吸收了中國武術,開創了多種武道。日本將原來的技、術、藝變成道,主要是將其內容系統化,將其程序禮儀化,同時將其發展制度化。在某程度上是將該種技術建構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

    同樣的手藝或技術在中國會有什麼演變呢?相比之下,中國在二千年前至今就沒有像日本那種刻意的苦心經營,任何技、術、藝只會在民間自然默默發展,或自生自滅。在二千年前的春秋時期,孔子授學生以六藝,當時讀書與其餘五藝並重。可是之後,布衣為一舉成名出仕,讀書是惟一途徑,其他的藝在讀書前,都要讓路。

    雖然技、術、藝沒有在正統方面得到支持,但與文化各方面卻充分融和,正好顯示中國文化的高度包容能力。在中國,我們不說茶道,但會說茶的文化;日本的茶道明確簡晰,中國茶的文化豐富繁雜,多方涵納。

    同樣道理,中國有很多劍術,也會講劍的文化,卻沒有劍道。中國劍術在攻防技術,以至觀賞舞步方面都發展得很豐富,但在作為成為道的禮儀方面就很貧乏了,比如佩劍、拔劍、收劍、杖劍等等,都是各自各說,想像憶測。或者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有那麼多近乎神怪的武俠小說,那麼多力蓋山河的劍客,及得之可稱霸武林的神劍!

    近十多年,為將劍刀等兵器納入體育競賽,當局漸漸集思廣益,進行系統化,定了段位和競賽要求,這正好為劍的文化再添內容,增姿釆。

劍術套路

    中國劍術包含擊劍攻防術和以劍舞作為觀賞藝術。擊劍攻防是源於春秋戰國在戰場上的使用,演變成個人的自衛術;劍舞則由軍旅禮儀與娛樂轉至民間藝術。而為了方便練習及傳授用劍的技術,一些對用劍有心得的人便創出一些劍術套路

    不同的劍術套路視乎開創者的個人特質,會有不同的風格,可是在用劍的基本手法上是相同的。 不同流派的劍術隨著時間發展出更多劍術套路,在命名方面更多姿多釆。

    為著適應時代的演變,令劍術可在體育的領域得到發展和普及,國家近年已綜合各派的特色,定出不同段位的劍術套路、競技比賽的劍術套路及各門派的太極劍套路,而且在水平的要求方面也作出了規定。

中段劍術套路考核

四段劍術

1. 弓步直刺 12. 提膝下截 23. 仆步下壓
2. 回身後劈 13. 提膝直刺 24. 提膝直刺
3. 弓步平抹 14. 回身平崩 25. 弓步平劈
4. 弓步左撩 15. 歇步下劈 26. 回身後撩

5. 提膝平斬

16. 提膝下點 27. 歇步上崩
6. 回身下刺 17. 并步宜刺 28. 弓步斜削
7. 掛劍直刺 18. 弓步上挑 29. 進步左撩
8. 虛步架劍 19. 歇步下劈 30. 進步右撩
9. 虛步平劈 20. 右截腕 31. 坐盤反撩
10. 弓步下劈 21. 左截腕 32. 轉身雲劍
11. 帶劍前點 22. 躍步上挑 收勢

五段劍術:

1. 起勢 19. 撤步雲劍 37. 弓步點劍
2. 弓步刺劍 20. 擊步騰空刺劍 38. 弓步抹劍
3. 弓步探刺劍 21. 蓋步劈劍 39. 蓋步抹劍
4. 歇步抱劍 22. 轉身提膝上截劍 40. 弓步刺劍
5. 叉步斬劍 23. 腕花弓步反撩劍 41. 上步撩劍
6. 虛步截劍 24. 腕花丁步點劍 42. 轉身腕花劍
7. 跳步點劍 25. 弓步刺劍 43. 轉身提膝刺劍
8. 弓步刺劍 26. 仆步崩劍 44. 轉身提膝掛劍
9. 上步左掄掛劍 27. 上步撩劍 45. 上步提膝掛劍
10. 上步右掄掛劍 28. 退步撩劍 46. 弓步撩劍
11. 跳步歇步劈劍 29. 擊步弓步刺劍 47. 弓步劈劍
12. 提膝劈劍 30. 并步提劍 48. 退步絞劍
13. 弓步刺劍 31. 虛步上截劍 49. 仆步穿劍
14. 虛步帶劍 32. 提膝下截劍 50. 弓步反劈劍
15. 弓步下刺劍 33. 弓步刺劍 51. 上步撩劍
16. 坐盤下截劍 34. 馬步抱劍 52. 叉步反撩劍
17. 轉身雲劍 35. 叉步撩劍 53. 弓步刺劍
18. 探海平衡下刺劍 36. 墊步崩劍 收勢

六段劍術:

1. 并步亮指 19. 并步截劍 37. 轉身掃劍
2. 轉身雲劍 20. 上步掛劍 38. 退步腕花
3. 盤腿平衡截劍 21. 翻身掄掛劍 39. 翻腰掄劈劍
4. 上步撩劍 22. 退步掛劍 40. 弓步崩劍
5. 提膝抱劍 23. 插步撩劍 41. 擊步點劍
6. 行步帶劍 24. 并步劈劍 42. 翻身掛劍
7. 上步撩劍 25. 行步帶刺劍 43. 丁步崩劍
8. 扣步點劍 26. 歇步抱劍 44. 弓步點劍
9. 插步腕花 27. 轉身雲劍 45. 翻腰掄劈劍
10. 弓步刺劍 28. 仆步穿劍 46. 扣腿刺劍
11. 并步點劍 29. 弓步壓劍 47. 仆步擺劍
12. 退步抹劍 30. 退步絞劍 48. 插步劈劍
13. 退步撩劍 31. 坐盤崩劍 49. 轉身雲接劍
14. 跳提膝撩劍 32. 望月平衡撩劍 50. 虛步持劍
15. 上步刺劍 33. 插步撩劍 51. 前點步背劍上指
16. 弓步刺劍 34. 上步刺劍 收勢
17. 并步撩劍 35. 換跳步刺劍  
18. 虛步刺劍 36. 翻腰掃劍  

競技劍術套路

    劍術套路保留了劍的風格特點,內容充實,動作規範,結構嚴謹,佈局合理,而且動作數量、組別和時間等均符合競賽的要求。它們是國內外武術比賽及1990年亞運會劍術比賽的內容。

1. 起勢 19. 虛步刺劍 37. 翻腰掃劍
2. 并步亮指 20. 并步截劍 38. 轉身掃劍
3. 轉身雲劍 21. 上步掛劍 39. 退步腕花
4. 盤腿平衡截劍 22. 翻身掄掛劍 40. 翻腰掄劈劍
5. 上步撩劍 23. 退步掛劍 41. 弓步崩劍
6. 提膝抱劍 24. 插步撩劍 42. 擊步點劍
7. 行步帶劍 25. 并步劈劍 43. 轉身掛劍
8. 上步撩劍 26. 行步帶劍 44. 丁步崩劍
9. 扣步點劍 27. 歇步抱劍 45. 弓步點劍
10. 插步腕花 28. 轉身雲劍 46. 翻腰掄劈劍
11. 弓步刺劍 29. 仆步穿劍 47. 扣腿刺劍
12. 并步點劍 30. 弓步壓劍 48. 仆步擺劍
13. 退步抹劍 31. 退步絞劍 49. 插步劈劍
14. 退步撩劍 32. 坐盤崩劍 50. 轉身雲接劍
15. 跳提膝撩劍 33. 望月平衡撩劍 51. 虛步持劍
16. 上步刺劍 34. 插步撩劍 52. 高虛步背劍上指
17. 弓步刺劍 35. 上步撩劍 53. 收勢
18. 并步撩劍 36. 換跳步刺劍  

競技太極劍術套

    當前國內外流行最廣的太極劍有三十二式太極劍和四十二式太極劍。其中四十二式是競賽太極劍套路。

   競賽太極劍套路乃以楊式太極劍為基礎。另外各門派太極劍亦有競賽套路,同樣是四十二式。包括有楊式、孫式、陳式和吳式太極劍。

競賽太極劍套路:

1. 起勢 15. 進步絞劍 29. 右弓步劈
2. 開步點劍 16. 提膝上刺 30. 後舉腿架劍
3. 弓步削劍 17. 虛步下截 31. 丁步點劍
4. 提膝劈劍 18. 右左平帶 32. 馬步推劍
5. 左弓步攔 19. 弓步劈劍 33. 獨立上托
6. 左虛步撩 20. 丁步托劍 34. 進步掛劍
7. 右弓步撩 21. 分腳後點 35. 歇步崩劍
8. 提膝捧劍 22. 仆步穿劍 36. 弓步反刺
9. 蹬腳前刺 23. 蹬腳架劍 37. 轉身下刺
10. 跳步平刺 24. 提膝點劍 38. 提膝提劍
11. 轉身下刺 25. 仆步橫掃 39. 行步穿劍
12. 弓步平斬 26. 弓步下截 40. 擺腿架劍
13. 弓步崩劍 27. 弓步下刺 41. 弓步直刺
14. 歇步壓劍 32. 右左雲抹 42. 收式


 

   



 最新5篇热点文章
 李小龙图片大全…[364814]
 地下黑拳传奇…[345466]
 人体要害部位图…[193922]
 新到中泰、K-1 MAX2006 比赛…[172868]
 本网站对世界各地培训中国功…[138816]
 
 最新5篇文章
 六次全国书法金奖--张立成的…[4540]
 九门挂棍——沧州武术的高光…[3621]
 中国式摔跤的希望--任宝才老…[3585]
 中国首位UFC冠军张伟丽成功…[2364]
 张立成:多才多艺的书法家…[12080]
 
 相关5篇文章
 沧州八极神州擂竞赛规则…[9227]
 国内运动伤残保险不规范 张…[9292]
 曾几何时…[9176]
 被强奸的中国武术…[19216]
 中国古代116种名刀…[19924]



   
 最新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