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众多媒体的大力推介,要知道满清盔甲是什么模样随便打开电视换几个台就可以看到了。
负责任地说,电视剧上的清朝盔甲和实际的,差不太多。
明清在辽东开始打架以后,人数居多的明军却总干众不敌寡的事情,这可能很难理解,很少人会意识到,军装样式居然是影响双方战斗力和军事行动力的重要因素,某种程度上,比火器应用还要重要。
冲突地带的气候自不必说,夏短冬长,寒风呼啸雪花飘飘的日子要占据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满洲兵在东北这旮嗒土生土长,他们给自己设计的军装就对适应这样的气候很有帮助。
比如满洲兵的头盔,两边的帽帘可以垂下来,天寒的时候可以遮住耳朵脸颊,直到下巴。这是很实用主义的设计。再比如袖套,满洲人的马蹄袖不是纯粹为了好看,要握缰绳,要握兵器,要搭弓射箭,这都需要手指活动自在,冬天时候马蹄袖就可以很好地为手指保暖,战场上可不能戴着皮手套跑来跑去吧。
还有长袍马褂模样的战衣,由于满洲服饰是一面开叉,飞身上马之后,把另一面的里襟拉过来,正好盖住两个膝盖,这样战斗行军的时候,就解决了腿部关节保暖的问题。
满洲的甲衣大都是绵甲,缀以铁钉、铁片,高级的里面还套一层锁子甲,甲衣不但保暖而且较为轻便,比如皇太极的御用铠甲就不过十几公斤,对机动力和行动的自如大有帮助。
相比之下,明朝这边就太不看重军装的合理性了,许多从南方卫所调来的兵,差不多来了之后才人生第一次看雪,遇到会战,仅仅是寒冷问题首先就折扣相当的战斗力了。对手、膝盖的保暖也远远不及满洲兵将的有实效。
没人意识到这个问题吗?有,徐光启在大将杜松因为戴着劣质头盔而被满洲兵一箭穿头而死之后,很着急地一再要求改进军备,重新设计军服,但是浑噩木讷的时代,终于没有回音,明朝的边卒们照旧穿着不合体的军衣瑟瑟发抖地守在锦辽前线,寻不到求胜的勇气和自信。
补充说明:
南兵北戍是明朝国防相当明显的特征之一。 比如英宗大学士杨士奇上疏谈到: 今差监察御史清军,……有以两广、四川、贵州、云南、江西、福建、湖广、浙江、南直隶之人,起解北方极边补役者。不服水土,南方之人,死于寒冻;……且其卫所,去本乡或万里,或七八千里,路远艰难,盘缠不得接济,在途逃死者多,到卫者少。……况今西北二边,急于防守,而西北壮勇之人,乃发南方,甚是未当。 朝廷没搭理他可能大家认为铠甲、寒冷这样的事情怎么会是影响战局的大事!牵牛续锦说的好:物质条件更为重要。在那样一个时代里,士兵的温饱直接体现在战力上,饷银欠发,衣装不合,寒冷难耐,思乡心切,放在一个长期的战争阶段,这些小因素都会大大地影响胜负。 我们接受的教育告诉我们,影响胜负的主要在人的意志,领导的能力,等等,这已经是唯心论的陷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