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散手搏击网 >> 中华名拳论坛 >> 六合

 
释论《心意六合拳谱论》
来源:唐毓堃  发表人:柏齐   点击数:8211   发表日期:2006-09-12 23:48:54

    一、心意六合拳的起源与内容特点

     具有极高人体科学价值的心意六合拳,是由明末山西平阳府蒲州均村(今山西省永济县张营乡尊村)人姬龙峰(一作凤)创造的我国最古老的优秀内家拳种。《心意六合拳谱论》中曰:“山西平阳府蒲州人,居住均村,姓姬名宏、字龙凤老先生,留下谱论,传于习武君子,钻心玩味,以思其理……惟此六合拳者,则出于山西龙凤姬先生,缘先生生于明末,精于枪法,人见之皆以为神,而先生犹有虞焉,以为吾处于乱世,可操执枪以自卫可也,若太平之日,刀枪入鞘,倘遇不测,将何以御之,于是即枪法改作拳法,而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称其名谓六合。”

    《谱论》中把心意六合拳创始人的籍贯、姓名、时代背景和创始人当时的心理活动以及对心意六合拳的命名均作了非常详尽的描述。

     姬龙峰“精于枪法,人见之皆以为神”,从这一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姬龙峰造诣非常之深的武功,是常人所望尘莫及的。所以姬龙峰在创造心意六合拳时,并不是简单地“即枪法改作拳法”,而是以他那出神入化的枪法为主,以“天乃一大天,人乃一小天”的“天人合一”的大系统理论为依据,经过精心思悟和钻心研习,并以天干之数把世间和传说中的十种生灵的可取之处,融合我国传统的强身健体的功法与枪法贯通为一体,成功地创造了“十大形”为主的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与华佗以“五行”为基因创造的导引健身功法“五禽戏”有异曲同工之妙。心意六合拳是以龙、虎、猫、猴、鹰、熊、蛇、燕、鹞、马等十种动物的特性(龙有搜骨之法、虎有扑战之勇、猫有捕捉之妙、猴有纵身之灵、鹰有捉拿之精、熊有战斗之情、蛇有拨草之巧、燕有取水之能、鹞有侧翅之力、马有奔程之功)寓于人体,从而取得“天人合一”的整体作用。所以心意六合拳又俗称“十大形”。

    《谱论》中曰:“不别三意,不时常用,可能调治百病,四梢循环,血梢发脚心到天门,再无别疑真豪雄,牙骨肉梢仔细评,评出理来是一通,觔骨一气要和全,天地阴阳凭一气,气能皆通,万事皆通,气复,万事皆复,哪有痕迹?哪有阻隔!以和为始,以和为终。”说明了心意六合拳功与拳并重并练的无穷奥妙。正因为心意六合拳是功拳并重并练,所以练习此道者不会存有“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的后顾之忧。这样也大大缩短了先练拳、后练功或先练功、后练拳的时间。心意六合拳妙在功中有拳、拳中有功的锻炼,所以可以使练习者在强身健体和技击防身等方面均能取得速效和疗效。

     从心意六合拳的功法角度来看,姬龙峰创造心意六合拳要求“以和为始,以和为终”的“和”,是和于术数的。《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中曰:“术数者,保生之大伦。”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姬龙峰创造心意六合拳是为了:“倘遇不测”而创造,是为在“太平之日……顾其自家,顾其性命,有拳尚焉。”《谱论》中的论述充分指出了心意六合拳防身健体的双重作用。健体就必须要懂养功。“不时常用,可能调治百病”就是告诉我们,心意六合拳天天锻炼,不是每时每刻要用以抗暴防身,在太平的日子里,天天练习,可以调治百病,体弱多病者,可以达到治病健体的作用,无病者,更可延年益寿。

    《心意六合拳谱论》中曰:

   “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后稍。

    转身挑领阴阳势,鹰捉四平足下抛”。

   “精养灵根气养神,元阳不走得其真,

    丹田养成千日宝,万两黄金不与人”。

    这两首七绝是对心意心合拳内外兼修的科学写照,也是对心意六合拳功拳并练的高度概括,也就是这门内家拳种的本义和真谛。

    二、心意六合拳中的阴阳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是宇宙万物最基本属性。阴阳学说贯穿在我国的许多领域之中,并占领主导地位。我国的传统医学就是根据阴阳来为人诊病、治病的,可以说,没有阴阳学说,就没有我国的传统医学。阴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体。

    心意六合拳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一部分,它与阴阳有着密切的关系。阴阳究竟是什么呢?《内经·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阴阳的重要性,我们的祖先,就是根据阴阳学说,利用本身的智慧,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

    心意六合拳中的阴阳是心意六合拳的整体主要法则。《素问·阴阳离合论》中曰:“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心意六合拳谱论》也明确指出:“会其理于一本,通其形于万殊……可知一切武艺,俱出于拳内。”等等论述,都说明了阴阳的离合论贯穿于心意六合拳的理论之中,并指导着心意六合拳的研习。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这就是阴阳。阴阳本身有着: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等四个基本法则。心意六合拳中的阴阳关系就是依照这四大法则来指导练拳行功。《谱论》中曰:“阴阳之法,看阴而有阳,看阳而有阴,天地阴阳交合能以下雨,而拳上阴阳交合,能以成其一块,皆为阴阳交合之气,成其阴阳。”“左为先锋,右为元帅,手足相顾,准备一切,护上下相连……前六势觔硬,后六势觔软。”等等都是根据阴阳四大法则的论述。“看阴而有阳,看阳而有阴”;这是指练习心意六合拳者,要以头和臀部为轴承,身驱为转轴,使本身之体好似木工的钻一样,左右不断地转换前后的方位,故《谱论》中曰:“浑身动转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这里的左右就是阴阳的表现形式,左在前为阳,右在后为阴,反之则右为阳,左为阴。

    阴阳在心意六合拳中存在着无限的可分性与和合性。它们始终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和相互转化。心意六合拳非常强调练拳行功中的阴阳相对平衡,只有这样,练习者才会有利于健康,有利于克敌制胜。《谱论》中曰:“论身法:不可前栽,不可后仰,不可左歪,不可右斜,往前,前一直而起,往后,后一直而落!”做好了这关键的一点,把握好整个身体的阴阳平衡,才能有效地“左右明拨任意行”。所以练心意六合拳者,必须每个动作都要左右两边贯通熟,只有贯通熟了,才能在遇敌之日,思谋所学,彼为阴,我以阳克之,彼若为阳,我则以阴取之。取得阴阳“消长转化”的绝对优势。阴阳是心意六合拳练拳行功的主导,每个练习者都必须要洞晓阴阳,没有掌握好阴阳的四大法则是练不好心意六合拳的,故《谱论》中曰:“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

    三、心意六合拳中的五行

    五行学说与阴阳学说一样,同是我国古典哲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是反映古典的“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的主要模型之一。五行学说是以元素论为基础,以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自然辩证法思想来认识世界的一种学说。它在战国时代颇为流行,并被引到中医学中。心意六合拳中的五行,基本上是以中医学中的五行来为理论依据的,并运用于拳中。《心意六合拳谱论》中曰:“五行:金、木、水、火、土,内对五脏,外应人之五官,如心属火、心急勇力生,肝属木、肝急火焰蒸,脾属土、脾动大力攻,肺属金、肺动阵雷惊,肾属水、肾动快如风。此五行之存于内也。目通于肝,鼻通于肺,耳通于肾,口舌通于心,人中通于脾。此五行之著于外也。故曰,五行真如五道关,无人把守自遮自灵之。五行真确论也,而最宜和也。心手通属火,鼻尖通属金,火到金回,亦自然之理,而馀此类推也。”这段文义把五行在心意六合拳中的内在作用作了非常完整的描述。心意六合拳拳法中的五行如何呢?《谱论》中曰:“踩、扑、括、束、撧。踩者:如踩毒物也、扑者:如虎扑物也、括者:包裹而不露也、束者:上下束而为一也、撧者:抖撧也。”“踩、扑、括、束、撧”是以应人体中的五脏和外五劲的内外高度统一协调的实在作用,是心意六合拳中五劲的最高表现形势。“踩者,如踩毒物也”是说明足部动作要准确疾快,是要求以足跟为落点,以足掌为踩面,全部动作非常沉稳迅速,这样踩劲方出,才能起到“如踩毒物”的作用。足跟通肾,肾为人体先天之本,故五劲以踩劲为先。踩劲也就是五劲统一作用的基础。《谱论》中:“去意好似刮地风”实乃此意。“扑者,如虎扑物也”是指手足相顾,护上下相连。虎乃百兽之王,一啸震天空,雄威撼山岳,其扑物具有雷霆万钧之势。《谱论》中曰:“如虎之伸爪而物不能逃”,故扑者乃“肺动阵雷惊”之意。“括者,包裹而不露也”是说在以上手足上下相连相顾的基础上,人本体尤如苍茫大地一样包括万物,而不露其机。脾属土,故有“脾动大力攻”之意。“束者,上下束而为一也”是把人体比似一束火把,心又是人体之君火。《谱论》中曰:“心一动战,而内觔出矣”。这里内劲是指人体束得越好,发挥的技击作用力就越大。所以说“束者”实乃“心急勇力生”之意。“撧者,抖撧也”,在前四劲形成了上下束而为一的作用下,撧劲就尤如山洪暴发、天崩地裂之势锐不可挡,这就是心意六合拳中内劲的真实体现。但这种体现并不是一攻一击的离散动作,而是尤如熊熊大火的火焰一样不简断地窜动。故说“撧者”乃是“肝动火焰蒸”之意。

    以上所述的是五行在心意六合拳中的有机联系和功用。然心意六合拳中的五劲不是分散之力,而是一个整体之劲。《谱论》中曰:“五行一发响雷声,拳去雷动风声响,山林不能阻隔……五行顺一气,放胆即成功。”只有这样运用五劲,才能产生出心意六合拳的技击高效。心意六合拳的五行运用要求是“攒簇五行”,即把人本体心、肝、脾、肺、肾这五脏的气聚合一处,再自丹田发出,或气养丹田。实是一种动静相兼的内外双修功法。

    《谱论》曰:“动静之法,静为本体,动为作用。若言其静,未露其机,若言其动,未见其迹。动静、发而未发为之动静,成其动静也……心一动而气近之,气一动而力伏之,此必然之理也。”这里面对动静之法作了很清楚的阐述。要动则首先是内动,然后随即外发,这样才能发必中对方,取得最理想效应。

    四、心意六合拳与中医学

    我国医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心意六合拳尽管是内家拳种,并含有技击的目的,但它与中医学一样,都受到了阴阳、五行这两部分古代哲学思想的感染,所以心意六合拳与中医学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祖国传统医学里的阴阳、五行、气血、脏腑等学说的基本理论,也同样是心意六合拳中有关这些方面的理论基础。

    “生命在于运动”是人体科学一个方面的写照。我国传统医学认为,人体患病的主要原因是气血乖乱,阴阳失调。而治疗的法则即是调和气血,调和阴阳。中医学还认为体弱者只有通过刻苦锻炼,身体才得强壮,故曰: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炼补。在这一点上,心意六合拳就是通过锻炼来调和人体的气血和阴阳的。《谱论》中曰:“苟入于其中,日就月将,如攀如跻之靡穷,则智无不周,勇无不生,得和平之理,会和平之原。”这里十分清楚地告诉人们,练习此艺者只要坚持不懈地进行锻炼,就会自然地调和气血,调和阴阳,会得到良好的效益。同时还可以提高人体的智慧。《谱论》中曰:“好心之人,常有孝顺之心,常存公道之心,不别三意,不时常用,可能调治百病。”这就是说,练武人要武德高尚,练武并不是为了逞强好斗,恃强欺弱,在和平的环境中是以健身强体为主的。体弱病患者可经过锻炼取得很好的体育疗效,甚或取得根治的效果。

    因为心意六合拳是功、拳并练的内家拳种,所以它和中医学中分流出来的传统气功一样讲究调心、调息、调身。

    调心是一种意念的锻炼。练习者要做到集中精力,忘思别意,专心致志。

    调息是内功的锻炼,武谚说:“内练一口气”即乃此意。调理呼吸为调息。练习心意六合拳时,该呼则呼,应吸即吸,一切顺其自然,不必强求。只有顺其自然,才能达到疏通经络,充实丹田之气,以起到蓄精养锐的作用。

    调身是练习心意六合拳的外体标准要求的表现形式。练拳行功时,在全身要做到松中有紧、静中有动、虚中有实。为丹田之气循还经络创造良好的条件。

    心意六合拳的“三调”锻炼方法和要求,基本上是根据中医学中的导引术而演化的。心意六合拳吸取了我国传统功法的精髓,具有很高的体育疗法的医学价值。其次心意六合拳与中医学的密切联系就在于它内涵功法。《谱论》中曰:“以和为始,以和为终……凡皆得其中和矣。”我们人体无病,皆因人本体阴阳、气血调和,故邪气不入。心意六合拳中的“和”,即是和于术数的。《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术数者,保生之大伦”。

    五、心意六合拳传授教育与伦理学

    我国具有悠久的文明史,是礼义之邦,中华武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心意六合拳则是这一组成部分中的奇葩之一。

    如何去继承和发展这一优秀文化遗产,这就关系到如何解决武学教育和伦理方面的问题。《心意六合拳谱论》作了很好的解答。《谱论》中明确要求:“传于习武君子,钻心玩味,以思其理。”这里确定了心意六合拳一定要传授给有志气、有远大抱负的武学之士。解决了选材的首要问题,后学者就应该“苟入于其中,日就月将,如攀如跻之靡穷”,这样长期坚持不懈地刻苦操炼。才能“智无不周、勇无不生、得和平之理、会和平之原”。在锻炼中不断地反复思悟,总结经验,认真揣摩,最终才得以“能去能就、能弱能强、能进能退、能柔能刚”,从而达到“不动如山岳、难知如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浩渺如四海、眩耀如电光,则尽乎其智、备乎其勇、全乎其和”的出神入化之境界。但练习心意六合拳者必定要经过由量变到质变的艰苦长期的磨练,日积月累地养精蓄锐,培养出本体智慧和英勇气概,才能继承和发展心意六合拳。

    以上谈的是选材。那么练习心意六合拳应持什么样的态度呢?《谱论》曰:“夫武之术,非人与人争扫平之事也。”这就是说,练习心意六合拳并不是为了争强好胜,不能有风头主义思想。要把练习心意六合拳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文化来继承和发展。为祖国、为人民争光。

    端正了练习心意六合拳的态度,那就得掌握好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顺序前进。心意六合拳要如何进行锻炼呢?《谱论》曰:“日就月将,如攀如跻之靡穷”,“钻心玩味,以思其理”。任何技艺都不是十天半月可以炼好的,心意六合拳更是如此,练习者应该象攀蹬高峰一样永远向上进取,并不断地进行思悟,摸索总结经验,这样,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谱论》又曰:“牡丹花好开一时,不如松柏四时青,只用根深心实,若得人心,亦如是自可复严霜不屈也。”“好树长在林崖”。这些精要的论述,均是告诫练习心意六合拳者不可做温室里的花朵,要做一颗根深心实、屹立于高山之巅的劲松,不怕风霜雨雪的摧残,四季常青,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旺盛的战斗力!在前进的途中不可有畏难思想,不管气候如何都要坚持锻炼,拳谚:“热练三伏,冷练三九”就是此意。

    练习心意六合拳,仅有勤奋刻苦的实际操作精神还很不够,还必须尽心尽意地去领会其中的要旨,去问一个为什么,搞清楚它的每一个内涵,才能真正练好心意六合拳。《谱论》中曰:“并无此心,忘思别意,见其何切,自思不到,万思无心,三思无意不可以转,自思不到吾无礼。能见一身,莫见一心,贤者可也,不肖者不能。雪里泼墨自然黑,蜜调黄柏终是苦,自己欠悟理不通,每日迷来罔自神。”这里很明确地指导后学者在练习心意六合拳时,一定要用心用意去研习,不可贪多求快,更不可投机取巧,否则就会适得其反,欲速则不达。只有老老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迈进,才会收到良好的效益,才会“成为人美之人”。只有“时时考炼自己身心,一件通,件件通”,“才知灵山大光明”。

    心意六合拳的练习者应该勤奋刻苦,用心领会。教授者则应有园丁精神,要做到“吾有栽树之心,育苗之意”。还要让练习者明事理、动真情去认真锻炼。《谱论》曰:“解劝世人,学艺莫学武,凶多吉少难以知,丢财惹气在眼前,不如息气养神却自然千样之,吾也不知可破乎。”这里的中心意思就是要求教授者不可夸夸其谈,更不能去欺蒙诈骗、见利忘义,败坏武风。后学者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刻苦锻炼,永远向上!

    但练习心意六合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谱论》曰:“哪一武不因思悟者?有失思悟者,有大才能,用此言语,照四梢,四梢一定要依行、行到何?行到阵前!”“武门有由恶言不入语尔,则力亦诚不可少哉,于是乎,顾其自家,顾其性命,有拳尚焉。”在冷兵器时代,练武的实际作用就在于血洒疆场,为国争光,为民出力!在我们现代社会,练武可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起到积极有力的作用。在和平环境中,它的主要作用还是“调治百病”,得到“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良好效益。强壮人的身体,更好地为人民而工作。

    心意六合拳在伦理方面应该如何呢?《谱论》中要求心意六合拳门人:“将心服于他罢,不可背毁有德者……不可末出他人之心。”这就是说,练心意六合拳者,要尊敬师长,不可做损人利已之事。《谱论》中:“何为三惧?有服从尊长者可惧,年高有德者可惧,耍笑玩童者可惧。”更深刻地说明了练武者要尊老爱幼,要守法有度,讲究社会公德。好心好意去练习心意六合拳,这样“这心意无处不到,不如自悟自身,见志而后到天堂、无地狱!”从而才会达到《谱论》所云:“行到地里五谷生,行到人前得其志,行到家里无祸生!”的理想境界。学者还必须做到:“学艺之事,无狂妄之气,骄傲之心。遇敌之日,思谋所学,可以动则动,可以止则止,凡皆得其中和矣”。只有时刻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才能“不怕泰山势压顶”,从而永立不败之地。

    我国的教育与伦理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心意六合拳的教育与伦理也同样有着内在的联系。《心意六合拳谱论》曰:“夫武艺者,言其和也。而和之中,智、仁、勇具焉。”这里的“智、仁、勇具焉”就是我们现代“德、智、体”的全面要求。从这点我们完全可以看出心意六合拳在教育和伦理方面的超前意识,它对门人均提出了全面发展的要求。所以制定发展对象是十分严谨的。《谱论》中要求:“宁可遗失,不可乱传”。因为“君子学了护重心,小人学了乱糊传”。这样不仅仅会给任何社会带来动乱的因素,尤其是会败坏门风,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危害,同样也会贻害传授者自己。故《谱论》中对练习心意六合拳者还特别强调:“三心里有三义,义起火身之傍,要报恩义到人前、一切公义到世间。”心意六合拳的传人只有按《谱论》中有关的基本标准和要求去做人,才能具备“闻子不出语力者,盖因尚德不尚力之意也”的崇高武德。

   



 最新5篇热点文章
 李小龙图片大全…[364813]
 地下黑拳传奇…[345459]
 人体要害部位图…[193920]
 新到中泰、K-1 MAX2006 比赛…[172866]
 本网站对世界各地培训中国功…[138815]
 
 最新5篇文章
 六次全国书法金奖--张立成的…[4540]
 九门挂棍——沧州武术的高光…[3620]
 中国式摔跤的希望--任宝才老…[3583]
 中国首位UFC冠军张伟丽成功…[2362]
 张立成:多才多艺的书法家…[12079]
 
 相关5篇文章
 试探“太极妙中言”…[17565]
 少林金刚十大摔…[26648]
 我国太极拳近百余年的发展情…[17071]
 陈氏太极36式详细拳谱…[29215]
 合一通背拳…[24613]



   
 最新 1 条评论

 [第1楼] 评论人: 柏齐   删除该条评论
评论时间:2006-11-15 23:57:54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