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对练中利用走化对方的来劲使对方劲力落空,身体腾虚,我则根据其运动规律,由防御转入进攻,向对方身体施力。这就是“引进落空合即出”。
短短一句话蕴涵的东西是很丰富的,首先要做到的是听劲懂劲。太极拳中,将用感觉察测对方动作的轻重迟缓方向,称为听劲。听劲并非使用简单的感官,而是要刻刻留心,挨何处,意要用在何处,“彼之力挨我何处我之意用在何处”;留心用意以“秤称劲之大小,分厘不错,权劲来之长短,毫发无差”。“彼之力方入我皮毛,我之意已入彼骨里”听劲要有定量的概念,才有助于懂动作出正确的判断,制定针对客观情况的斗争方案而不失误。通过听劲来充分地了解对方劲力,其途径原则上有二:一方面是尽量增长对方劲力的作用过程;一方面又要尽量增加自己对于劲力的敏感程度。太极拳法规定,采取用意不用力的原则,以增加对劲力的敏感;而采用圆弧运动,以增长此过程,并用圆弧向直线的转化,以完成由防御向进攻的转交。
听劲时要做到不丢不顶的原则,才能遇劲即化,到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对方使用的劲力不能达到目标时,或者继续前进,或者中止其劲力而后撤,都将改变其重心位置,为我破坏其平衡创造条件。以上所述,没有强调任何力大手快之处,完全是通过粘走达到以柔克刚、以小制大,以弱胜强。其中的关键在予“向不丢不顶中讨消息、”,应用粘走而达到“知己知彼,因势利导,即是懂劲。
在懂劲的前提下只要对方的劲力挨到我的身体,我身体上的受力部分,尤其是腰胯部分,应随其速度作圆运动,或左右水平旋转,或上下垂直接卷;先顺其劲力以按定对方的劲力,随即的移其着力点与作用方向,同时蓄劲待发;只要对方重心失去其正常状态,脚跟离地,即可发放。这种太极手法达到熟练程度时,就能够在对方劲力将发末发之际,而我的劲力突然爆发,则对方即如球弹出。譬如对手直拳来袭,我用横劲将对方劲力落空,对手一惊我即劲力爆发将对手击出。此动作好象是直线,实际上仍是圆弧,否则即是顶撞对方,而不能使其着力点转移落空。但是,由了圆弧和直线之间的转化,接连无迹,既能快迅而先发制人,又能使对方无法窥测我转化的时机,这种造诣境界的获得必需要有深厚的功夫。
如果只化而不制,或只制而不化,则都不能应用太极拳法克敌制胜。在用粘法而不能应变为走法时,必然是自己处于双重,转换不灵,僵硬不化,称为滞。在用走法而不能辅以粘法时,必然是自己陷于偏沉,无力自持,依随不能自主,称为随。应该着重指出,滞随两种弊病,都是自己造成的。其病源在于粘走不能相生,阴阳不能相济。能知人而不能知己,也不能百战不殆,从而,也仍不是懂劲。
在我不了解敌方的劲力趋向时,则应采取问劲,主动问清对方劲力的大小、方向和着力点,并因势利导。此时,或者佯攻诈诱,如用掌扑面或锁喉,示形于改,待其发觉而作相应变化时,我却能早一步了解其动向,并破坏其平衡或者预设圈套,如左顾右盼,迫使对方顺我而来,我则转腰胯改变身体方位,将敌推出,不然,对方抗拒,我则用单鞭的通臂劲,立肘扣腕连击对方。还可以先用一个劲触及对方身体使对方一惊,身体僵硬走化不顺再对准他的薄弱处将他击出。
此外,引劲的技巧主要是沾、粘两种劲法:
沾,提上拔高的意思,意即将对方劲路引长。在动作方法上.只要顺着对方来劲的走向略微加快一点速度,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也加快了进攻的速度,想要追赶你而被你调动,其状态犹如滋石吸铁一样。譬如有敌双掌向我掤手推来,我听劲后掌握对方的劲别来力,即用沾法往顺劲方向击之。粘,如胶似漆的意思,意即对方后退时,我的手臂就像顺对方退路略微加快速度,使对方被牵动。
最后是击出,发劲在推手技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太极拳的发劲,乃是在一瞬间集聚全身力量于一点,并作用于对方身体的一种柔弹爆发力.而决不是一种硬性的推撞力。推手中的发劲必须在顺势倍力的原则上,使用起来才能发挥更大威力。在与人推手时,须先以虚灵的气势跟之随之.在几跟几随之中,候对方破绽露出,机会送上手来时,即以丹田之气,周身之劲,心中一急.陡然坐身,神意气一齐发作,劲去如雷,冷快脆弹,使对方惊然后跌,打得惊心动魄,目瞪口呆,防不胜防。此即拳论所云:“运劲如百练之钢,何坚不摧。”此种真正太极拳内劲,用时松沉软弹,伤人内脏,不着痕迹,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才是太极拳的上乘功夫。
中气(即太和之元气,不偏不移,无过无不及)寅足,精神百倍(十年用功,十年养气),临阵交战,切忌先进;如不得巳,浅尝带引,静以持动,坚我壁垒。堂堂之阵,鳖整之放,有备无思,防被偷营;一引一进,奇正相生,佯编排助,反败为胜。一引即进,钧(镕者.从引而忽的之。)进如风,进至七分,疾速停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