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纪40年代末,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旧更替的时期,武术也开始了它由近代武术向现代武术的历史转型,进了新的发展时期。从历史的进程看,近代武术与1911年后旧中国的兴亡休戚相关,而新中国的诞生,推动中华武术踏上了新的历史跑道—武术开始了它的时代巨变。由新中国成立开始的现代武术,至今已历经了50多个春秋,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武术运动飞速发展,但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新内容,新问题。对此,专家、学者们付出了不少的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数以百计。研究的主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武术相关术语问题;武术发展的文化学问题;武术普及推广问题;奥运战略问题;武术的市场化问题。
关键词:武术 发展 市场化
20世纪40年代末,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旧更替的时期,武术也开始了它由近代武术向现代武术的历史转型,进了新的发展时期。从历史的进程看,近代武术与1911年后旧中国的兴亡休戚相关,而新中国的诞生,推动中华武术踏上了新的历史跑道—武术开始了它的时代巨变。由新中国成立开始的现代武术,至今已历经了50多个春秋,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武术运动飞速发展,但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新内容,新问题。对此,专家、学者们付出了不少的努力,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发表论文数以百计。研究的主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武术相关术语问题;武术发展的文化学问题;武术普及推广问题;奥运战略问题;武术的市场化问题。
1武术相关术语问题
随着武术运动的迅速发展,许多以前很少见到的学科术语在理论研究中频频出现,这是武术学科建设发展的标志。但同时我们也关注到,不少论著文章或许是对某些术语理解上的偏颇,或是在视角逻辑上的游离,因而在术语的使用上有些混乱。上海体育学院博士生周伟良分别将它们归入四个研究层面进行了阐述。
1. 1历史学视角中的“古代武术”、“近代武术”和“现代武术”
这三个名词实际上涉及的是中国武术史的分期问题。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表现特征。武术史的分期,应以武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运动衍化特征为主要依据和标准。
古代武术是指1911年以前的武术,形成了以太极阴阳五行为理论框架的武术理论体系;
近代武术是指1911年到1949年的武术,由原来主要在乡村传承开始逐步流入城市,进而引入学校,开始运用近代体育科学方法对此进行整理研究,提出了武术科学化的时代口号;
现代武术是指1949年以后至今的武术,成为新中国体育事业的一部分。
1. 2由功能目的衍生的“竞技武术”、“健身武术”和“技击(实用)武术”
竞技武术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功能,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训练竞赛活动过程,它具有极强烈的功利色彩;
健身武术是人们基于对武术活动良好的祛病延年、健身养性的价值认识认识而提出的一个概念术语。这种习武活动一般都是自发进行,以个人锻炼为主,也有集体形式的。与竞技武术和技击武术相比,它在习武的方法、内容上有很大的自主性、随意性和趣味性,其组织管理形式也十分松散。即使有时也采用一些比赛方式,但这种方式的目的主要在于推广和普及,并不单纯追求成绩;
技击(实用)武术是指从习武目的到习武手段都以实用技击为出发点和价值体现的习武方式。与竞技武术相比,它不受规则的限制,表现形式和要求就是强调攻防实用。
1. 3按习武群体划分的“军事武艺”、“民间武术”和“群众(社会)武术”、“专业队(竞技)武术”、“学校武术”;
古代军事武艺对中国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极深的影响,但仍有着明显的差异。在内容上,拳术被军事武艺视为“无预大战”之技,而武术中的许多奇门兵械,在军中毫无地位可言。在格杀方法上,武艺以阵法纪律为前提,是一种协同性的集体行为,而武术的技击通常是一种低烈度的单打独斗,再加上武术又深受其他传统文化的薰染而变得更为多资多彩;
民间武术是指在传统社会形态下,广大下层民众的各种习武活动,是与军事武艺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术语;
群众(社会)武术是相对于学校武术和专业队(竞技)武术而言的广大社会民众间开展的武术活动。
学校武术是指在学校围绕学校体育的目标、任务,为增强学生体质、掌握武术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有计划、有组织而开展的武术训练和教学过程。
专业队武术是指有计划组织起来的,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争分夺牌为目的的职业化人群所进行的武术训练和比赛。
1. 4文化社会学意义上的“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
传统武术是指在农耕文明的历史时空背景下,形成发展的,至今仍在传播的以套路、散手和功法练习为主要内容,并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主体精神的身体活动方式。与传统武术相对应的是现代武术,“现代”一词不仅是个历史分期,它同时又含着文化社会学意蕴。传统武术与现代武术并不是个笼统的概念有着明显的层次架构,众多的内容是按照纵横交错、并列重迭的相互关系组合起来,表现出一种主体性的中国武术文化格局。
2武术发展的文化学问题
武术,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而且还由于它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蕴含了深刻的中国传统哲理的奥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载体,具有浓厚的东方文化背景。然而,21世纪将是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的时代,文化的影响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更大更深刻的作用,正深刻地影响着世界各国民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地在这场文化变革中受到冲击和碰撞。目前,武术的发展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对创新的疑虑和批评,将民族传统体育与世界体育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割裂;另一种是完全地用西方体育的理论解释和分析我们民族的东西,将民族传统体育加上西方和世界体育的脚注。
2.1对创新的疑虑和批评
于志钧在《解放后中国武术发展之检讨》一文中,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表示出疑虑和担心。他认为今天的竞技套路完全是用西方体操比赛的办法:分规定和自选套路;评分方法也模仿西方体操,从动作规范、技术难度、动作协调和美观印象上打分;技术发展上则提出“高、难、美、新”的口号。这完全是全盘西化的武术路线。在这条路线引导下,今天的武术套路与传统武术相比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第一,竞技套路抛弃了传统武术的技击内容,代之以没有技击用途的肢体动作组合,如跳跃动作、出拳(掌)动作、出腿动作、旋转动作、劈叉动作;第二,竞技套路抛弃了传统武术的精、气、神内涵;第三,竞技套路抛弃了传统武术的功夫;第四,竞技武术抛弃了传统武术的传统文化哲理内涵。他认为中国传统武术深含着“柔胜刚”和“弱胜强”的哲学内涵,强调“感应”,即二人搏斗,因感而发;西方拳击出拳凶狠异常,是人体本能的延续,不相信弱能胜强,是主动攻击,而不是因感而发,其哲理是西方的强者哲学。在于文看来,奥运会是纯粹西方的产物,中国武术进入奥运会是“削足适履”,是“自毁长城之路,行不通的”。
2.2完全用西方体育理论解释和改造武术
吕继光、孙桂秋、唐军等认为在当今体育运动项目分类日趋精细化,物竞天择,市场经济激烈竞争的社会背景下,“更高、更快、更强”成为时代的价值取向。武术的发展应该体现出时代特色,应该有惊险、刺激的场面,主张用西方精细科学来解释和改造中国武术,而完全放弃阴阳五行等中国武术传统哲学思想。他们说“古今流派开口功夫闭口学问,究其实一个个一代代均是自欺欺人。”《武魂》1997年第3期,李紫剑〈武术纵横谈〉
这样的研究和解释,只能是一种是守旧,另一种是完全追求异化。真正地将民族的东西变为世界的文化,在这样的环境中是不会得到健康发展的。我们应该遵循“兼容并包,实践检验”宽容的文化发展心态,应该承认传统是现代的源头活水,应该围绕“一个民族传统体育的唯一竞争优势在于它是否具有创造为世界其他地区人民所渴望的独特性和价值的能力”对传统武术进行科学的继承。
3武术的普及推广问题
武术运动不仅在中国城乡拥有广大的爱好者,也深受世界各国朋友的喜爱。为了让武术走向世界,进一步造福人类,多年来中国一直有计划地派出武术队、教练组到许多国家表演和传授技艺。同时邀请国际武术界的朋友来中国参观大型武术比赛,探讨武术运动发展计划,还成功地举办了数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在此影响下,欧洲武术联合会、泛美武术协会、亚洲武术联合会、大洋洲武术联合会和非洲武术联合会等各大洲和地区性武术组织相继成立,国际武术比赛频频举行,武术运动的规模和影响日益扩大。但是,我们还要看到武术在走向世界过程中仍有很多困难,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此武术工作者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观点。
童世敏等人认为中华武术走向世界有六大疑难:①对武术的认识仅限于各种拳术套路、对打格斗、散手技击,或者是健身防身功能的“小武术”观;②目前中、小学体育课中,武术内容的比例只有8%,有的学校体育教学根本就没有武术内容,与武术发源地地位极不相称;③既懂武术技术,又懂武术文化内涵的教师太少等。
刘同为等则针提出了21世纪武术发展的具体建议:①健身武术要进一步简化套路,使它便于学习,便于记忆,便于健身;②竞技武术要突出项目特点进行发展。套路突出竞技特点,提高艺术水平,鼓励发展创新;散打明确和坚持强化体能,技法全面,突出个性、快、狠、巧、准的方向;③坚定不移地举办周末散打王比赛、中美武术对抗赛、中欧武术对抗赛以及中国武术与泰拳、跆拳道、空手道对抗赛等等商业性赛事,进一步扩大武术的影响;④通过竞技比赛、影视广告等媒介的炒作、宣传,不断包装、造就明星,推陈出新,提高武术活力⑤通过政策法规部门和教育部门的长远规划,在教学大纲及全国体育锻炼标准中增设武术内容,并培养武术师资,使得武术运动得以在大、中、小学蓬勃发展。⑥鼓励地方举办武术节、武术博览会,以武术搭台,经贸唱戏,以武养武、以武兴市。⑦进一步派遣武术使者,到世界各地表演、宣传武术,向西方渗透武术文化。
朱丽萍等到认为武术必须采取多、多方法、多层次、多文化的价值观来取代中国武术历史上形成的单一性,或者整体综合性的价值观念,将其武术比赛的内容分割,并以单纯的体育竞技价值和健身、娱乐的生物性价值这种思路去着手工作,使中国武术不仅成为专业体育竞技项目,拥有世界性的体育观众,同时更将中国武术投入世界各族人民实用又可行的健身娱乐中去,这样,必然会使中国武术走出一条通向世界的道路。
4奥运战略问题
武术运动由套路和散手两大体系组成,拥有独特的竞技和健身价值,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已传遍世界,受到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喜爱。武术的套路比赛由风格独特的技术动作组成,体现了技巧的优雅和体操的美观,并具有攻防内涵。比赛设有徒手、短器械(刀、剑)和长器械(枪棍)项目。除最高水平的世界锦标赛外,青少年的比赛也丰富多彩。如武术套路能与其他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同台演示,将有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性,丰富奥林匹克运动,弘扬奥林匹克精神。1936年第十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时,中国曾派武术队赴柏林表演,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为适应世界武术运动蓬勃发展的需要,国际武联筹备委员会于1985年成立,并于1990年10月 3日,在中国北京召开了国际武联成立大会。1994年,国际武联被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接纳为会员。1999年,国际武联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临时承认。自1991年起,国际武联先后在中国、马来西亚、美国、意大利、中国香港和亚美尼亚举行了六届两年一次的世界锦标赛。截止2001年11月,国际武联已拥有来自各大洲的86个会员协会和一支合格而经验丰富的技术官员队伍。自1990年北京第十一届亚运会开始,亚奥理事会连续三届决定将武术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标志着武术被奥林匹克运动所接受。
武术套路与其他运动一样,崇尚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崇高理想。国际武联承诺恪守国际奥委会的各项规定,已制定了反兴奋剂检测并与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签署了协议。
2008年奥运会在即,武术到底应该以对什么形式进入奥运会,武术界众说纷纭,有主张以套路形式的,也有主张以散手形式的,还有主张套路和散手都是武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应该同时进入奥运会:
4.1主张套路形式
成都体育学院程大力教授认为,脱离了弓、马、仆、虚、歇等步法的散手竞赛已失去了武术的本来面目,不能作为中国武术的代表。上海体育学院邱丕相教授也认为竞技武术是在特定的时代条件和价值取向下形成的,无论技术、训练或目的,都和明清以来一脉相承的传统武术有着根本性差异,理论上毋须得到传统历史文化的支持;实践上,更没必要对传统武术有多大的继承。他们将散手称为“新武术”,作为时代精神的产物,以宽广的胸襟接受它,但不能代表中国武术,主张套路才是保存与发展中国武术的重要形式。
4.2主张散手形式
河北体院民族传统体育系吕继光等认为现代竞技套路中的“实用”招法的解释,没有一动是从实际对抗搏击中总结出来的,都是以近代拳谱为蓝本想象出来的。今天仍在强调的“民族风格”已成为封闭的观念,惰性的思维,凝固的外形,主观臆造的复合体。深受宋明理学空谈性命、义理遗风的影响,强调空想的效用。认为突破套路向散手发展是思想的解放,是创新意识,进取精神的体现,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5武术的市场化问题
体育产业在当今经济社会中是一只劲旅,举足轻重,从国外的阿迪达斯、耐克到中国的健力宝、李宁都体现着经济与体育的契合,而推动整个社会物质与精神的进步,而有几千年历史的武术,在外国学者眼里是东方文化的代表,却与产业经济相距甚远,虽然功夫片的风行,职业镖师的受宠、武林馆校收入可观,反映了武术产业的萌发,然而,在国内,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际操作都几乎是个空白,也没有引起各级武术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
成都体育学院张选惠《论武术竞赛市场》一文通过大量的调查,总结出我国武术竞赛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武术比赛经费来源和社会经济实体的结合越来越密切。实例证明,武术比赛不能只是依靠政府拨款,必须在社会上寻求经济实体的赞助。武术竞赛与经济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发展,已成为当今武术发展的趋势。2、赞助武术比赛的商家企业普遍反应目前经济效益尚不明显。问卷调查表明:许多赞助者重视武术的文化功能,愿意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出力,为武术比赛或表演造就的一种文化气息,使自己和更多的人进入有利于身心人格熏陶的氛围,乃至利用武术扩大生活圈,广交朋友。从目前看来,赞助武术比赛者主要还是着眼于社会效益、精神文明的考虑。3、市场规模小,市场主体嫩弱,买方与卖方不甚协调;4、竞赛市场发展不平衡。套路与散手竞赛市场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竞赛发展不平衡。5、既懂武术,又懂经营管理的专业人才奇缺。
翟凤岗认为:武术经济的开发远远滞后于武术运动本身的发展。一直局限于以武养武的旧模式,且多是分散经营,以致束缚了武术事业攀上更高的台阶。他将我国武术开发归为三种模式:一是以武养武的小开发,比如搞武术比赛、组织武术活动、开办武术培训班、兴建武术馆校等;二是兴办武术与其它行业相结合的中开发,比如武术影视、武术服装、武术出版物等;三是为武术发展搞高收入的大开发,比如武术金融、武术房地产、武术贸易等。
前些年,许多素有习武传统的地区党政领导,纷纷把武术作为本地区对开放的窗口,使其成为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约而同地提出了“武术搭台,经贸唱戏”的战略口号。中国少林国际武术节、中国沧州国际武术节、中国温县国际太极拳年会等等就是在这种经济决策下先后成功举办的。
6结束语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临近,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武术爱好者们的辛勤劳动下,武术运动的又一次热潮正在兴起。如今,武术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竞技武术、群众武术、实用武术各显神通;套路与散手互不相让;传统武术、现代武术各持己见。在称颂武术发展的大好形势时,也要看到各持己见,互不相让对武术发展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武术理论研究的严重滞后,没有形成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理论体系。武术界人应该抓住历史的机遇,科学严谨地研究武术,为武术早日走向世界而努力。
李震1 吴志宏1 郑晓琴2 朱琳1
(1.解放军体育学院,广东广州510500,第一作者,硕士;2.广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