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师师是谁?
北宋名妓,敢偷皇上的那个。
李师师会武功么?那几乎是无可怀疑的,史称李师师为“侠妓,号飞将军”,没有武功,何敢称将军?宋代名妓会武是一种正常现象,梁红玉也是出身青楼,那可是擂鼓战金山的名将呢。
即号飞将,李师师的武功,在一个“快”字,这可是历史上有记载的,只不过古代青楼女子地位低下,不能正面描述而已。
周邦彦描述李师师接待宋徽宗的情景,曾云:“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
这段话十分耐人寻味,仔细想想,真相呼之欲出。
并刀,就是西夏进贡的宝刀,宋徽宗是钻地道跑来的,大老远的当然不会扛着口刀,李师师接待皇上,自然也不敢亮兵器,这只能是宋徽宗保镖的武器。宋朝皇帝的保镖,那都是“御猫”一流人物阿。
吴盐,这玩意儿吃桔子的时候用得着么?其实,这应该是一句隐语 – 吴者,吴越也,吴越何处?钱塘也,塘者通唐。实际上,吴盐,就是“唐盐”啊。
唐盐是什么?嘿嘿,你可以参看温瑞安先生的《碎梦刀》,西川唐家的毒火盐,天下知名的暗器。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宋徽宗和李师师抢一个桔子吃,皇上怕抢不到,让大内侍卫出手。结果侍卫挥刀拦截顺便打出了唐门化学暗器,依然不是李师师的对手。桔子还是还是让李师师抓去了 – “纤指破新橙”。
简直是出手如风啊。
这等丢人的事情被看到,难怪宋徽宗要发配周邦彦了。
而且,李师师手指上的功夫,在《水浒传》第八十一回“燕青月夜遇道君戴宗定计赚萧让”中,也是有描述的。
李师师像,似在练习南洋吹箭
这一抓,水浒洁本中用的是春秋笔法 – “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原本?。。。可能被乾隆毁了),还是手指的本领。
这个记载是不是太简略隐讳,无法分辨较量谁输谁赢?不妨,看结果燕青拜了李师师为姐,谁上谁下那就不问可知。从燕青后面急急穿衣看,这一“摸”刺激不小。想那浪子燕青,小厮扑天下第一,反应可算极机敏的,一级警戒之下还着了师师一抓,飞将军名不虚传。
想那师师如果手里拿的是绣花针抑或手术刀片。。。
排天罡22的李逵怕的就是燕青,燕青对师师只能拜服,如果师师上山,单这份武艺怕不排在史进穆弘诸人前面?
不过李师师还是不要上梁山的好,一个不留神,只怕会演出“东方的爱芙姬琵达”故事,山上的群豪可不是善良温和的小矮人。
然而。。。李师师的功夫出自何处,却是没有交待。
直到看了张端义《贵耳录》才明白,李师师的功夫原来来自家传 – 她的父亲,姓王名寅,在京城做染坊买卖的,据说李师师四岁时就为人陷害而死。
然而,细读《水浒》,就会发现方腊军中,也有一个出手如风的猛将,名字正是--王寅!此人官拜尚书,“惯使一条钢枪,坐下有一骑好马,名唤转山飞。那匹战马登山渡水,如行平地。”是梁山众将遇到的最剽悍敌将 – “正撞着李云截住厮杀。王尚书便挺枪向前。李云却是步斗。那王尚书枪起马到,早把李云踏倒。石勇见冲翻了李云,便冲突向前,步走急来救时,王尚书把条枪神出鬼没,石勇如何抵当得住。王尚书战了数合,得便处,把石勇一枪结果了性命,当下身死。城里却早赶出孙立、黄信、邹渊、邹润四将截住王尚书厮杀。那王寅奋勇力敌四将,并无惧怯。不想又撞出林冲赶到。这个又是个会厮杀的。那王寅便有三头六臂,也敌不过五将。众人齐上,乱戳杀王寅。可怜南国尚书将,今日方知志莫伸!”
能力敌孙立、黄信、邹渊、邹润四将毫无惧怯,端的是神出鬼没。此人自称本地铁匠,其实十分可疑,因为南方军队中优秀骑兵将领很少,而铁匠多习惯使用沉重兵器,所以我很怀疑这个王寅正是李师师的亲爹,因为得罪了人,诈死更换身份流落江湖,却秉承“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古训保留了自己的名字!
难怪梁山后来那么惨,一直和梁山关系密切的李师师却无一语相救,原来是双方之间结了杀父之仇阿。
至于李师师学得家传武功,因为王寅参加山贼,肯定是不能当面传授了,估计是写下武功秘籍,自我修炼,和胡斐一个路数。
而李师师这套出手如风的功夫,却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人 –
那就是 -- 《笑傲江湖》中的东方不败。
林青霞东方不败剧照,剧中他的宠妾叫做师师,莫非是纪念祖师奶奶的?邪派功夫啊,纪念的方式都那么特别
东方不败的功夫,也是以快取胜,动如鬼魅,能够在宝刀毒盐之下夺桔子,正和他“葵花宝典”的功夫神似!
如此,会不会是王寅写给李师师的武功秘籍被宋徽宗身边的太监盗去,练习以后得大成,而后演绎成了《葵花宝典》呢?那要求“欲练神功,必先自宫”就一点儿也不奇怪了,盖王寅这套功夫是写给自己女儿的么,可能那啥内功走的经脉和男人的根本不一样,它根本就不是给男人设计的(太监?太监当然例外了,人家下面没有了么)。
难怪东方不败和林平之练了这套功夫都是骤然女性化严重阿。
结论1 – 李师师的武功,是现代女子防身术的鼻祖。
结论2 – 男人绝不可练女子防身术。如果您一定要练 –
请先引刀自宫。。。
|